477 越来越好

    477 越来越好 (第2/3页)

他也不需要出现党争之类的事情。只是如果稍微的控制一下规模,这也是可以有的,文臣一个鼻孔出气,皇帝到时候心里就不踏实了。

    在下朝后,朱允煐在武英殿召来茹瑺,“茹卿,  咱现在可是让你成了靶子。”

    “全赖陛下垂青。”茹瑺倒是没有太多的拘谨,他笑着说道,“今日朝上虽有对臣的攻讦,不过想来也只是臣在整顿吏治,一些同僚想来也有些担心。”

    茹瑺这么说也是事实,朱允煐这个皇帝要整顿吏治,自然也就意味着茹瑺要冲锋陷阵。现在朝上不少人对茹瑺有些攻讦,确实是有一些人感觉到了威胁。

    对付皇帝,这些人自然是没有胆量的。但是如果是扳倒茹瑺,他们现在还有一些胆子。

    说到底就是自身的利益受到了威胁,哪怕平时会比较畏惧、尊重茹瑺。但是现在,就不行了。

    对于有些事情,朱允煐自然也是心里有数的,只需要稳坐钓鱼台就好。

    主考之类的事情,朱允煐自然不需要关心。甚至出题,他也不会在意。他只是需要在会试结束后准备殿试,或者是看一看会试前十名、前二十名准进士的卷子就好。

    “茹卿,现如今朝廷也需英才。”朱允煐也不再开玩笑,认真说道,“朝中需要务实之才,锦绣文章虽好。只是那些人,该去翰林院、该去国子监,不能牧守一方。”

    对于皇帝这么说,茹瑺一点都不意外,他早就知道皇帝的心性了,知道皇帝的喜好。

    大明朝的洪武皇帝是一个务实的人,在意的是文韬武略,在意的是真才实干。而英示皇帝算得上是一脉相承,对于所谓的文采不是很在意,他要的是能够干实事的人。谷陃

    这可不是喜好瘦金体、喜欢书法、绘画的皇帝,甚至对于一些锦绣文章还是很不喜欢的。因为那样只会增加皇帝批阅奏折的效率,华丽的辞藻不一定得到赏赐、看重,很有可能是一顿怒骂。

    务实,这显然是最重要的,这也算是对于这一次的科举取士稍微的定下了基调。

    不能说到时候一些朱允煐不是不在乎文采斐然,大明朝也需要有着那么一些文风。只是相对于文采,朱允煐更加看重的是一个官员的能力,不能只是单纯的‘笔杆子’。

    也没必要和茹瑺拉家常,朱允煐还是更喜欢做事情。叫来茹瑺,只是再次提醒茹瑺一些事情而已。哪怕茹瑺是自己的心腹,可是朱允煐时不时的还是需要提醒一下。

    说到底皇帝就是皇帝,有着自己的心思和想法。更何况科举取士,确实是大明朝现在最重要的招贤纳才的渠道,在这个时候也确实是不得不重视起来。

    在茹瑺离开后,郁新也被叫到了武英殿,哪怕是坐堂的户部官员们也都没有意外。

    郁新好歹也是大明朝的户部尚书啊,掌握着大明朝的钱粮。皇帝频繁的召见很正常,不需要大惊小怪的。要是皇帝一直都不召见郁新,很多人心里到时候或者是不踏实,要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