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章

    第一百五十四章 (第2/3页)



    团和留下的郡府兵守住了渠县。这样的事连刘步彤和孙步志都看不上。

    他俩这次倒是都听默契,对薛守志上报的文书就是签署转发庞鸿文。然后再私下派人去对薛守志表示他们是支持薛守志的,毕竟薛守志是靖国公的儿子。

    李化没有为此上报什么文书,他这会儿在桃花源镇呢,他已经不是山南县令了,他不需要为此去上报什么。江倩倒是用南阳府民团主办的名义写的奏报,但里面只是写到民乱之时,接到刘振派来的差役要求民团到渠县救援,等民团到了县城后,民乱已经退到乡镇,刘振守城有功,而民团只是配合这在各个乡镇平乱,抓捕的堂会会众交给了渠县县衙。

    这篇文书对薛守志是只字不提。

    文书其实是齐秀才写的,他对自己的这篇文书很满意,按他的话说,不提薛守志,其实就是把薛守志放到火上烤,一个县令不守在县城,连夜跑了。这种事朝廷肯定看的出来,不需要在文书中提及。至于朝廷怎么处理薛守志,那就看朝廷的好了。反正渠县除了县城以外的地方都是民团的了。

    而且你越是不提薛守志,那二皇子就越是不知道该怎么办。你要是提了,他为了保住薛守志,可能还会找理由问民团为何不经州府同意就到渠县去平乱。

    你要是什么都不提,那难堪的就是二皇子,朝中官员都是眼睛亮的人。谁都能看明白的,你就是保住了薛守志那又能怎么样呢,保住一个废物有什么作用?把难题交给二皇子他们去好了。

    就像齐秀才想的那样,京城里面为了渠县民乱已经炸锅了。

    武盛院的不少学子都叫骂着说薛守志无能,丢了武盛院的里面。他们不管自己是否是废物,反正他们骂起薛守志是废物倒是很起劲。

    还有些家族与太子交好的学子,干脆找到院中的执事,要把薛守志的名册从院里抹掉。理由就是丢不起人,他们没有这样的学长。

    而与二皇子交好的勋贵子弟则不愿意了,但他们实在找不到为薛守志讲话的由头,说薛守志反应快,及时到南阳府通报求救,这由头骗骗人还可以。你还真的要把这讲出来,那就更丢人了。

    南阳府就没有派救兵,是守城的一千郡府兵加上民团平乱的,那就是说这样的民乱根本就不需要去求救,渠县自己就可以平定了。

    除了废物,谁还能干出这样的事呢。县令跑了,县令的幕僚和民团把民乱搞定了,这都什么事。

    如果薛守志是和山南县李化的争斗,那学子们中间帮着他的人可能还会多少帮他出头。可现在是薛守志一个人就把自己打败了,你让人怎么说。

    除了武盛院,京城不少衙门都私下里议论纷纷,兵部里面都有些官员窃窃私语了。镇南将军徐彤这次到表现的很大度,他装作什么都不知道,什么都不议论,看到别人私下议论的话,他还会劝解。

    可是徐彤在他的家宅里面是差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