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五章 三丁包子

    第四百五十五章 三丁包子 (第1/3页)

    说好了今天比赛全力以赴,两人自然不会放水。

    都准备拿出自己真正的水平来。

    可惜的是,两人并不能以各自最厉害的面点比试。这是一个缺憾。

    比赛规则就是这样,昨天报备的食材,今天想改也改不了。

    两人各自动手,开始处理食材。

    魏巧依要做的面点,是三丁包子!

    所谓三丁,就是鸡肉丁、猪肉丁和笋丁。

    这三种食材共同组成的,叫三丁也叫三鲜。

    制作这三丁包子也别有讲究,特别是这食材,不是普通食材。

    鸡肉丁要选用隔年的母鸡才行;猪肉要选择用肥瘦相间的五花肉,而这五花肉的肥瘦比例也得合适才行;笋丁要选用新鲜的竹笋,越是新鲜越好。

    三丁包子不仅在选材上要求严格,在制作方面,也有着相当严格的要求。

    面点的基础便不多说,这三丁切的大小各有要求。

    最基本的,每种丁各自的大小应该是相等的才行。

    其实在华国菜里,切丁烹饪的菜品很多,像熟悉的麻婆豆腐、宫保鸡丁等等,都是需要将食材切丁使用。

    而食材在切丁时,是很考验刀工的。

    切丁很简单,是个人都会切。

    可是要切的大小合适,均匀好看就不容易了。

    刀工不好的,切出来粗细不等,形状也不规则。

    这三丁包子的对刀工的要求,同样如此。

    如果是简单的制作,那么倒是不必如此严格。可是在这样的比赛中,菜品的好坏,就是体现在细节之处。

    主办方准备的食材在品质上是很高的,这点没话说。

    而魏巧依在昨天报备食材的时候,在鸡肉上面特意标注要隔年母鸡。

    如今,主办方也应要求给她弄来。

    隔年的母鸡对于别人来说可能不一定好买到,并不是多么稀有,主要是时间太短。

    但是主办方有这个能力,在短时间内将其搞到手。

    鸡肉切丁是比较困难的,特别是切的大小相等,就越发的困难。

    鸡肉从口感上来说,最好的应该是鸡腿肉。

    而魏巧依选择的,就是这部分的肉质。只是鸡腿肉的肌肉分布不均匀,切丁的难度更大。

    魏巧依将其焯水定型,这样一来,就好切许多。同时焯水也可以去除一部分腥味,吃起来味道也更好。

    猪肉切丁就容易很多了。

    笋是新鲜的,壳都还在上面,魏巧依将其去掉,随后切丁。

    这边魏巧依小心而仔细的制作着,她将每个细节都尽量处理好。

    另一边,高典也正在认真仔细的制作着面点。

    这次他做的面点,是龙须面!

    他之所以选择制作这道面点,完全是是因为今天这次比赛他不得不拿出更强的实力来。

    原本高典的计划并不是这样的。

    按照他的计划,龙须面应该是对抗赛的第三轮才出的面点。

    结果他选择在第二轮就用出来。

    原本选择在第二轮使用的面点,被他抛弃不用。

    因为他原本准备的那道,和之前做的水晶包子相差不大。

    水晶包子赢下第一轮比赛就很是吃力了,并且高典第一轮比赛的对手,只是一级面点师的邵志强。

    而第二轮,他将对手当成特一级面点师。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他抽到的确实是特一级面点师。

    只是他没想到这位特一级面点师居然是魏巧依。

    不管如何,面对特一级面点师,高典不得不拿出做的更好一些的面点。

    如果面点太差,等待他的,将会是淘汰。

    这是必然的事情,高典心里很是清楚。

    因此,他不得不拿出这道龙须面!

    魏巧依也没有想到,高典要准备做的面点,居然是龙须面。

    其实魏老爷子留给高典的菜谱很珍贵,上面的面点都是很厉害的。

    可是高典拿到菜谱的时间太短,根本来不及全部去钻研。

    龙须面除开面条以外,汤底也是重中之重。

    要知道,龙须面太细了,几乎没有什么弹性,吃起来的口感,相对于普通面条不同。

    同样也是因为龙须面很细,所以汤底的味道更容易渗透,吃起来格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