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三章 当驴使唤

    第三百零三章 当驴使唤 (第1/3页)

    申时(下午三点),李承志施施然的下了衙。但除他之外,再不见半个人影走出衙堂。

    太史监所有的官员、吏属齐聚算部,甚至将太庙、太祝、太乐等监的官员都召来了不少,近三百号人都围在算台周围。

    每台三人算一组,台上摆满了算筹和纸张,纸上画着大大小小的圆,还有六边、十二边、二十四边等多边形。

    前者很好理解,后者则是刘徽、祖冲之等求圆周率所用的割用法。此时拿来,自然是为了验证李承志给出的:三丈一尺四寸一分五厘九毫二秒六忽到七忽(3.1415926——3.1415927)的数值是否正确。

    三百余人齐聚一堂,堂内却听不到过多的杂音。只有太史令赵胜、副令、并太乐令公孙崇来回奔走于各算台,将上下台核算的数据相印证。

    足足算了近三个时辰,到掌灯时,圈已经划了四五千个,圆也已经割到了三十六倍,依然没有算出李承志给出的数据有何错差。

    这才哪到哪?

    也别说祖率(祖冲之)的七位数,便是验证徽率(刘徽)的五位,用三百人接力割圆也得以旬计。而且中间不能出半点差错……

    赵胜与公孙崇自然明白这个道理,但即便再慢也要算。

    真要证明这组数据是对的,就说明他们能研究出比已有历法更为精密的历法,包括祖冲之的《大明历》:祖冲之才是父子数人研究,但他们却是集朝廷之力……

    刘芳与崔光端坐堂上,一人面前放着一块木板,两人右手执炭笔(碳化的木棍),照着左手纸张上数字符号,不停的在木板上验算着。

    纸上面写着“+”、“-”、“×”、“÷”等符号,以及“1234567890”等数字,一看就是李承志的笔记。

    数字也就罢了,先人在商周时期就已将数字简化到了极致: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李承志只是换了一种写法,作用不是很大。

    真正让两老头震憾的是李承志给出的这种用笔列竖式的算法。

    比算筹何止简便快捷了一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