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二五章 朕心甚慰
第三二五章 朕心甚慰 (第2/3页)
好皇帝,你是连脸都不要了,如此无耻的话你都能讲出来?
李承志长了多少颗脑袋,或是有多蠢,才敢去操练京中百姓,让他们对着皇城喊“杀”?
还是说你未看到御史中尉王显,御史大夫甄琛比锅底还黑的脸色?
初九那日要是无御史弹劾高湛与李承志,爷爷跟你姓元……
便是事出有因,今日之事并非他们本意,高湛与李承志也绝对逃不过被参。都不用猜,此时这二人怕是悔的肠子都要青了……
知道元雍在逗自己开心,元悦只是笑笑。而后又一声感叹:
“此曲果不愧《将军令》之名,竟能让一众从不知操典为何物的愚夫愚妇(无贬义,古时只指平民百姓)在须臾间听其号令,且齐整如一?便是真正的令行禁止,也就如此了吧?”
此时众人才知道,差点引起全城暴乱的这一曲,名为《将军令》!
《将军令》?
还真是名符其实!
连一众愚民都能如此激奋,此曲若授与军中,若在阵战之时演奏,士卒又该是何等的愤越昂扬,战意无双?
于忠、王显等人眼中又猛的亮起了精光。
一众擅兵的宗室也是频频点头,元怿由衷赞道:“臣虽未亲耳听过,但想来,便是崔刺史(崔延伯)的《壮士歌》、《项羽吟》,也就如此了吧……”
几个带过兵的竟不约而同的生出了同一种念头:崔延伯的那几首差远了!
至少绝对做不到让一群普通百姓都激动的恨不得提刀杀人的程度……
“还是要强一些的!如此说来,李承志还是有几分才气的。高湛也不差,有举荐之功……”
元恪评价了一句,又沉吟道,“嗯,二人各加官一级……至于职级……就由两位中书与崔卿(选部尚书崔亮)商定,初九朝会时呈上来……”
众人齐齐一愣,一脸古怪的偷瞄着皇帝的脸色:你这分明是还没想好加什么官吧?
特别是刘芳与崔光,侍奉了元洛这么多年,怕是他一挑眉毛,二人就能将皇帝的心思猜个五六分。
此时一听,哪还不知皇帝的用意?
便是真觉得这曲子好,功劳也该是李承志的,只需给李承志加官即可。与高湛又有什么关系?
皇帝这分明就是在为初九的朝会打埋伏:到那日,御史台肯定会弹劾高湛与李承志,参他们蛊惑百姓、险引祸端之罪。
而这是事实,便是从蛊惑百姓朝着皇城“喊杀”这一点论,也两人也肯定要被问责,皇帝便是再想护着高湛,也得讲道理。
估计是皇帝觉得这二人属实冤枉,便想出了这么一招,就如那日他们给李承志免掉了一级,转头皇帝就给他加起来的经过一模一样。
转头一看,王显和甄琛的脸色何止是黑,都快要绿了。
皇帝还不如直接说:你们也别费功夫了,参了也白参……
两老头对视一眼,又齐齐的一叹:今天倒是顺着捋了,但还是捋出了事端!
但皇帝说的合情合理,还能怎么办?
两人只能齐声应是……
见今日竟事事都如了意,皇帝心情大好,笑着说道:“等酉时休市,就将他三人召进宫来,朕要好好审审,怎好好的就打了起来?”
好好审审?
众臣阵阵无语:皇帝这是越来越过份了,你这么闲的吗?
便是追究,此事也该报三司与宗人府,或是由河南尹李宪与洛阳令杨钧审断。
皇帝这分明就是爱审案的毛病又犯了……
怎么办,顺着捋还是倒着捋?
刘、崔是中书,又是门下省侍中,皇帝召见外臣入宫,一般都会让他们传诏。
王、甄二人是御史头目,有纳谏之义,正想着要不要委婉的提醒一下皇帝:此等小事不需劳驾你……
但几人都还未来得及对个眼神,耳中又传来了一声哨响。
众人心里一跳,齐齐的往下一探头:又怎地了?
哨声连响了三记,乐师与仆吏也跟着边喊了三声:“停!”包括近十里的官道上,皆是“停停停”的厉吼声。
百姓早都喊累了,之前的激昂早消散了大半,许多早就有些不耐,只觉嗓子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