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二一章 一对蠢材

    第四二一章 一对蠢材 (第1/3页)

    已值半夜,月亮早已落山。阴云渐浓,如一道巨幕遮盖大地。黑暗蔓延到天地间的每一个角落,阴森森,暗沉沉。

    寒风刮动树枝,吹拂殿檐,发出“呜呜”的怪响,仿佛鬼哭。殿中灯盏遍布,将光影拉的极长、且淡。忽有一丝微风进殿,随着烛影闪动,地上的光影左右摇摆,就如一群鬼魅在狂欢。

    皇帝的声音很轻,也很慢,仿佛每一个字都会斟酌无数遍才会吐出口:朕承乾绪,纂戎洪烈,愿开一统之期,属千载光熙之运。故夙兴昧旦,如履薄冰……虽仰严诲,犹惧德化不宽,至有门房之诛。

    然兄弟凶戾,不念亲情,一人为恶,殃及阖门。重臣各藏奸宄。背公缘私,纵污纳垢。朕为兄为君,深所愍悼……”

    越往后,李承志就写的越慢,心也越来越沉。不足半两重的一根笔管握在手中,重若千钧。

    也非只是他如此惊慌,就连予他铺绢的游肇、磨墨的刘芳、及害怕他写错字、或是一时情急,记不起来哪个词是哪个词,哪个字是哪个字,跪坐在案边指点的崔光等,个个手抖脚抖胡子也抖?

    只因但凡长点脑子都能猜到皇帝的意图:但等圣旨写置,就是皇帝大开杀戒之时。他不但要杀兄弟,还准备杀大臣?

    心神本就激荡难宁,此时更是惊惧不定。李承志能控制住手不抖,能将每一个字的每一个笔画写全,都已是使出了一百二十分的定力。

    堪堪写完“深所愍悼”四个字,他已满头冷汗。怕污了圣旨,连忙问刘腾要了一块软帕。

    正欲擦拭,却见皇帝盯着他写到一半的圣旨,仿佛在咬牙。

    确实写的不怎么好看:有的字大,有的字小,有的太胖,又有的太瘦,就如乱石铺路,各露峥嵘。

    “丑的如此不堪入目,也敢予朕留存千古?烧了,重新写过!”

    你都要恨的提刀杀人了,还管这个?

    李承志只能应是,将圣旨折好,交于崔光。又请刘芳重新铺了一张帛绢。

    听到一声“烧了”,殿中诸臣不约而同的松了一口气。虽都尽量压仰着声音,但架不住人多。就如平起里刮起了一股风,烛焰都跟着晃动了起来。

    皇帝的眼中闪着寒光,微微跳动:“烧的只是一张纸而已,又非汝等这些乱臣贼子之罪孽,有何侥幸的?”

    乱臣贼子?

    之前那句“各藏奸宄、背公缘私”也就罢了,毕竟没有点名道姓。而这句“乱臣贼子”,却将殿中所跪之人尽皆骂了进去?

    意思是……全都要杀?

    仿佛已看到皇帝举起了屠刀,无一不是寒意刺骨,毛发悚然。

    “尔等以为朕思及时日无多,已至道尽涂穷,故而利令刮昏,暴戾恣睢?”

    众臣深深的垂下了头:“臣……不敢!”

    “呵呵……不敢?”皇帝狞声笑道,“元嘉!”

    “臣在!”

    “你之幼子,应是元僧保与你侧室私通所生吧?”

    元渊突的一滞,僵住了一样。

    “而你世子元渊,一直与元僧保暗中来往,光只每年元僧保暗赠于元渊的财货,就有数百万之巨,你可知道!”

    数百万之巨?

    这个逆子,怎就敢收?

    元嘉暗暗的咬着牙,将头抵在了地上:“老臣……不知!”

    “就当你不知……你又可知,元渊与你从孙、他之从侄元徽之妻于氏通奸,已达一年之久?”

    元嘉顿了好几息,才悲声道:“臣……也不知!”

    “也不知?好,朕再问你一桩:正始三年(506年,三年前),元禧之子元晔、元显和叛逃南朝,被萧衍委以重任后,曾予你修书数封,劝你与元渊举兵起事……

    你父子二人虽无异动,但自始至终都无只字片语秉呈予朕。朕问你,就只这一桩,你父子二人该不该诛?”

    已问的不再是“知不知”,而是“该不该诛”?

    元嘉猛的抬起了头,眼角急剧抽动,惊恐至极的看着皇帝:“该……该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