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一章 大石,于少保下来战书!
第二百八十一章 大石,于少保下来战书! (第2/3页)
于谦就会让百姓入城。
这是一次防守战。
于谦见到了刘安和孙镗,他们集中在一起讨论了一下,如何防守集宁的相关事宜。
孙镗深吸了口气说道:“于少保,京师怎么办?”
这个问题,让在场的所有将领的脊背都蒙上了一层冷汗,四威团营离开了宣府,那京师怎么办?
于谦眨了眨眼,疑惑的说道:“什么怎么办?”
“四威团营已经离开了京师,若是有歹人直入京师,那京师岂不是要遭?”孙镗呆滞的继续问道。
什么怎么办?他问的当然是大皇帝的安危。
这是大明天大的事,为什么于少保如此的淡然处之!
于谦笑着说道:“京师城坚炮利,百姓过百万,谁能打的下来?就是现在十二团营扑回去,让你指挥你能打的下来吗?”
“咱们在塞外只要未有大败,京师不是人心汹汹,何来危险之说?”
孙镗是忠心的,这是毫无疑问的,他们一动弹,首先想到的就是大皇帝的安危。
但其实于谦深切的知道,京师并不危险。
顶多龟缩几天罢了,按着皇帝的性子,你让皇帝缩几天,那是要付出代价的,只要能够承受皇帝的怒火,可以去试试。
孙镗虽然依旧有些茫然,但是既然于少保说没事,那自然是没事。
京师危险吗?
并不。
这一点,襄王朱瞻墡有话说。
襄王说,京畿那么多农庄,那么多的义勇团练,人心向背,造反找死。
襄王朱瞻墡始终是个大明白,他两次监国,三次与皇位一步之遥,这么个人物,能安稳的活到现在,不是蠢人。
朱瞻墡比多数人都看得明白,他知道皇帝在钓鱼,他也知道皇帝的基本盘是什么,那就是京畿、山外九州,那些得益于农庄法的百姓。
有人将枪口对准皇帝的时候,这些百姓的锄头就会对准他们。
跟皇帝比人多?比手段?比意志?都是在找死。
襄王两次监国,他清楚的知道,皇帝是有许多道的护城河在保护。
只要不是像朱祁镇那么稀里糊涂的亲征,稀里糊涂的让几十万大军葬送,稀里糊涂的把在廷文武六十六人殉难。等闲情况下,只要朱祁钰坐在京师里,那皇位就稳如泰山。
实在不行,大皇帝还有一手勤王令握在手里,罪己诏一下,勤王诏书一下,天下有的是人想要建功立业。
大明人心,并没有散。
当然,还有另外一种可能,大糊涂虫朱允炆那个样儿的,也会丢掉天下。
曼陀罗山,属于北平行都司的应昌府,宁府内迁,北平行都司撤军,应昌府虽然还保留着府衙,但是大明军队已经离开了五十多年。
曼陀罗山下,是达里泊,也叫答剌海子(今达来诺尔湖),这里共有四个湖泊,可供饮水,这里是蒙古人的夏营盘之一,他们每年夏天都会到这里来放牧,休养生息。
达里泊,乃是构造堰塞湖,乃是人工湖,并不是天然湖泊。
最早是北宋末年,金辽大战,给了乞颜部喘息的空间,他们在金人修筑金界壕之时,趁着聚集在一起,修筑了这四大湖泊。
若是要类比的话,这里相当于大明的都江堰的意义。
也先的大军盘踞在这里,等待着斥候的军报,他们甚至不知道大明的大军已经进逼河套。
夜不收变得越来越凶狠了,他们的脚步遍布了整个草原,随时随地都有可能有夜不收在活动,他们的胳膊上始终系着红方巾。
夜不收真的是太勇了。
赛因不花,正统元年随镇守甘肃王贵去往甘肃驻戎,而后调任榆林卫,那时候赛因不花,还被叫做杨汉英。(十九章)
赛因不花带着官马私自叛逃,东胜卫镇守王贵给他开了城门,一起逃到了也先的手下。
赛因是善良、好的意思,不花是公牛,赛因不花,就是长得很肥美的公牛,之所以改这个名字,是他在榆林卫的时候,壮的跟头牛一样,但是到了瓦剌,他瘦了许多。
瓦剌实在是太贫瘠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