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一章 大皇帝说话算话

    第三百一十一章 大皇帝说话算话 (第2/3页)

又有陛下两次大赦,农庄法恢复生产,义勇团练开始消灭盘踞在山中的土匪山贼,福建的局势逐渐稳固了下来。

    邓茂七的侄子邓伯孙也在景泰元年初,选择了下山投降。

    而后邓伯孙以铲平王为号,安抚百姓,训练义勇,一直等到福建局势彻底安稳,才离开了福建,选择进京伏法。

    邓伯孙的确是人犯,但是他投降之后,做了两年的福建义勇团练总教头,才被押解入京。

    宁阳侯陈懋,利用邓伯孙的铲平王的旗号,安抚劝降那些山里的流民,效果极好。

    而造反的另外一股重要的力量是叶宗留,叶宗留和邓茂七又有所不同,他是因为私自设立银矿,偷开坑穴、私煎银矿,最后起兵造反。

    而且因为盘踞银矿极多,两次下诏大赦,叶宗留战亡,他的部将陶得二、叶希八继续负隅抵抗,不尊君命。

    陈懋一共派三次使者让其归降,陶得二拒不投降,最后一次杀掉了大明劝降的使者,陈懋大怒,进兵围剿,最终将陶得二和叶希八尽数俘获。

    一干人犯,也一起被送进了京师之中。

    而这二十七万的金花银,就是缴获。

    李宾言终于忙完了自己交接之事,带着陈懋的进表和奏疏,来到了讲武堂朝天阙。

    李宾言走到了聚贤阁的楼下,看了一眼那些庶弁将和掌令官露出了一丝微笑,他俯首说道:“臣山东巡抚、吏部右侍郎李宾言,请见陛下。”

    兴安一直等在门前,看到了李宾言笑着说道:“陛下让咱家等在门前,李御史快请。”

    李宾言走进了聚贤阁内,来到了二楼,走进了御书房内,行了一个三拜五叩的大礼,高声喊道:“臣,拜见陛下,陛下圣躬安否?”

    “朕躬安,赐座。”朱祁钰点头说道。

    他打量着李宾言,这个略微有些憨直的臣子,在经过了近两年的山东之行后,终于变得精干了起来。

    朱祁钰笑着说道:“这一趟很是辛苦,李御史这眼看着就瘦了许多,也是黑了许多,看来没少风吹日晒,这趟差事,办得极好。兴安,把功赏牌拿来。”

    兴安拿来了一块头功牌,这牌子本来是去年就该赏赐了,但是李宾言忙于密州市舶司的事儿,一直没领到。

    李宾言赶忙说道:“臣受之有愧,幸不辱君命。”

    去了山东长达两年之久,李宾言接连办下了驸马都尉赵辉、孔府衍圣公两桩大案,还负责恢复山东按察司,督办营建密州市舶司之事。

    “李御史,现在还怕水吗?”朱祁钰笑着问道,唐兴上书说过李宾言怕水的事儿,但是君有命,李宾言完全也顾不得怕水这事儿了。

    李宾言摇头说道:“喝了几次,又苦又涩,便不怕了,谢陛下垂怜。”

    怎么就不怕水了?

    越是惧怕什么,就越要面对什么!

    他在密州市舶司,经过了很多次的尝试之后,便不再怕水了。

    他作为山东巡抚,密州市舶司的负责人,若是怕水,岂不是笑话?

    朱祁钰笑意盎然的说道:“听说李御史连火铳都会打了?”

    李宾言翻动了下手掌颇为无奈的说道:“臣乃文进士出身,手无缚鸡之力,又没有从小打熬,但是这倭寇猖狂,臣只能学着打打火铳,即便是被俘被杀,也好过毫无还手之力的强。”

    李宾言在密州市舶司这一年,最多的事儿,就是打响马,打倭寇。

    而且这倭寇背后的主子,显然是大明人,他们那些个倭寇首领,多数都是说汉化,用汉字。

    李宾言不由的想起了李善长旧事,李善长因为什么罪名全家七十七口被族诛?通倭。

    李善长真的通倭了吗?李宾言并不清楚。

    但是现在有人在通倭绝非虚妄之事。

    朱祁钰点头说道:“在京休息几日,还得有劳李御史再去密州了。”

    “还有一事麻烦李御史了,唐贵人的父亲唐兴,你看着点他,前些日子,跑到济州岛去了,二十多天音信全无。”

    朱祁钰说起了唐兴,唐兴是锦衣卫,本身行动就很自由,主要是为了督办倭寇背后靠山之事。

    但是这二十多天音信全无,也着实有点吓人。

    “臣无能,看不住唐指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