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军政

    第225章 军政 (第2/3页)

要进行引导,发动大家的头脑风暴,使大家的思想是朝着更先进的方向发展,而不是产生倒退。

    当众人开始讨论君主的定位时,左梦庚就知道时机已到,于是拿出了《国富论》的最终章,论君主和国家的收入。

    恰好徐若琳编译完了《君主论》,简直是给他的神助攻。

    左梦庚拿出两部论述,立刻激发了大家的热情,纷纷带着文稿回去拼读、学习起来。

    可以想见,下次的探讨会上,又会是一番热闹。

    其实在传播这些思想的过程中,左梦庚一直都隐藏着深意。

    那就是传输国家的概念。

    这个时代的明人,其实是没有太确切的国家概念的。他们对世界的划分,是以王朝、民族为界限的。

    很朴素,也很符合当下的环境。

    但左梦庚深知,中华民族要想突破地域的限制,真正地融入这个世界,成为开拓者,那么更加完整的国家概念就必须深入人心。

    表面看起来是论君主和讨论政权的收入,但衍生开来,可不就是国家的理念嘛。

    这一次回师,虽然是因为和衡王府的冲突,但也凑巧,可以让新军重新整编。

    军部的会议上,左梦庚做出决断。

    “第一团、第三团,抽调出一半的人来,补充到第二师第一旅去。宁为平,你去担任第二师第一旅旅长。”

    其他军官看着升任旅长的宁为平,不禁非常羡慕。

    出去打了几仗,尽管都是平推,但军官和士兵都增长了战斗经验。

    这就让新军有了扩充的基础。

    原本空架子的第二师(临清协)也可以进入完善阶段了。

    对于这个决定,茅元仪是最开心的。

    他来到临清,加入新军,就是为了实现征战沙场的梦想,日后能够收复辽东。

    在第一师出征的日子里,他的主要工作就是训练新兵。

    原本他以为这些新兵就是第二师的根基,没想到左梦庚更加深谋远虑。

    先带着第一师的两个团出去打仗,得到锻炼后,回来就拿出一半的人手送入第二师。

    这样一来,第二师一下子就有了一批经验不错的军官,不至于从上到下全是新丁。

    再从第二师调一批新兵加入到第一师,又不会太损害第一师的战斗力。

    后续的作战中,再打几场,第一师和第二师就都锻炼出来了。

    会议上,大家经过讨论,第二师的指挥机构也组建起来。

    师长茅元仪,政委张继孟,参谋长左永,军参谋长柳一元兼任第一师参谋长。

    目前第二师只能组建出第一旅,旅长宁为平,政委是原一师一旅政委易国政平调。

    宁为平和易国政都是政委出身,一起担任新建的二师一旅主官,其中也包含着左梦庚的深意。

    他需要掌控绝对的军权,自然要安排信得过的人。

    一师一旅政委由二旅三团政委娄甫接任,三团的政委则由益都之战表现出众的三团七营营长简宗安接替。

    二师一旅下面的各级建制,目前依旧是空缺。需要二师的将领们在组建和训练的过程中发现人才来补充,也需要一师在其后的战斗中成长后调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