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1章 南热北冷

    第541章 南热北冷 (第1/3页)

    如果没有左梦庚的刺激,崇祯的这种偏执还会继续下去。

    一如原来的历史中那样,不断的犯错,不断的甩锅,最终导致众叛亲离。

    偌大的江山全部丧失。

    可左梦庚异军突起,刀锋所指,已经逼到了他的咽喉处。

    生死存亡之际, 这个年轻的皇帝终于在屡屡挫折之后有了那么一丁点的进步。

    明知事不可为,他偏偏要喊打喊杀,还要捆绑上所有的臣子御驾亲征。

    他知道这么做的结果吗?

    他当然知道。

    而他所求的也并非玉石俱焚。

    这一招……

    叫以进为退。

    作为历史上最霸道、最暴躁的开国之君,朱元璋将自己的性格牢牢的烙印在了这个王朝身上。

    朱棣又是全盘学习他的父亲,再一次加强了大明的这个性格。

    作为一个宁折不弯、遇强则强的人,朱元璋觉着,大明的人不能没有气节。

    尤其是文武百官, 作为国家的栋梁,一旦缺少了气节, 则大明便挺不起腰板。

    因此他一直在着重塑造这种气节。

    以至于在这之后的两百年中,大明的忠臣义士那是层出不穷。即便是在明亡之际,依旧有无数的人选择舍身取义。

    可朱元璋没有想到的是,这个做法却带给了后代一个极大的困扰。

    大礼议之争,固然加强了嘉靖的皇权。可同样的,宁折不弯的臣子们与皇帝开始离心离德。

    尤其是在处理国事时,一旦有谁对外稍微软弱,一定立刻就被口诛笔伐。

    从名誉到肉身,彻底毁灭。

    然而政治并不能一味的刚硬。

    政治是妥协的艺术。

    无论是对内还是对外,手段才是维护国家利益的办法。

    譬如崇祯继位之初,倘若当真能够拉下脸面,采取对后金绥靖的政策。

    唾面自干,卧薪尝胆。

    先集中全力解决西北民乱,无后顾之忧后,再倾全国之力,后金只怕会大难临头。

    奈何崇祯这个皇帝好面儿,大明的臣子们又骨头太硬, 并不允许他这个皇帝展现软弱。

    于是大明就被逼的左支右绌、作茧自缚, 宛如陷在了泥潭中越陷越深。

    这一次,左梦庚带来的危机,让崇祯切实的感受到了灭顶之灾。

    他不得不思考,眼下的这个十面围城,到底该如何脱困?

    通过高起潜、左良玉、王之龙还有锦衣卫的情报,崇祯非常清楚,这些对手当中,左梦庚虽然是后起之秀,但他的实力也是最恐怖的。

    顺理成章的,先易后难这个策略也就是最优解。

    可他想到了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