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5章 经济循环

    第875章 经济循环 (第2/3页)

此,民众又岂会将国家当作一回事?”

    黄宗羲怒火中烧,显然对朝鲜的上层没有任何好感。

    “现在不是批判朝鲜政治的时候,还是要想想办法,保证后勤运输的通畅。”

    是啊,就算是将这些吸食百姓血肉的朝鲜官员全都处死,可也变不出来棉花、布匹和粮食。而没有这些东西,朝鲜劳工显然坚持不了太久。

    一旦没有了这些人帮助,只靠夏军自己运输物资,恐怕不用等打仗,累也累倒了。

    “粮食的问题还在其次,为了这一次大仗,我们做了充足的准备。光是济州岛那边的粮食,其实足以支应三到四个月之用。”

    张岩去了前线,王秀芹这个副部长就赶了回来,主抓后勤部的工作。

    相关的数据她一直都有掌握,此事说出来多少缓解了大家的担忧。

    战场之上粮草的问题乃是重中之重,事关生死。

    “也就是说,即使将这些粮草分出部分提供给朝鲜劳工,也不影响我们的作战?”

    王秀芹点点头,给出了令人欣喜的答桉。

    “最迟下个月,会有一批从两广购买的粮食运过来,完全可以转送济州岛。”

    山东这边一直重视农业生产,不但如此,还通过各种各样的方法,尽可能的从其他地方购买粮食。

    因为山东给的价格公道,而且又一直进行商业开拓,所以购买粮食的渠道也就顺理成章的铺垫好了。

    如今台湾海峡已经打通,山东的商船可以走入南海,也就同两广地区建立了联系。

    这一次又在朝鲜作战,物资的需求将会是海量的。因此后勤部一直在想方设法筹集粮草,不敢耽搁大军的使用。

    “粮食的问题可以不用考虑了,那么棉装呢?那么寒冷的天气,如果这些朝鲜人再不能做好保暖措施的话,还是会加剧损伤。”

    王秀芹赶忙表态。

    “军服绝对不能动。按照计算,如今提供的军服仅仅够我军作战使用。倘若拿出去送给朝鲜人,我们的战士很可能就要受冻了。”

    还别说,真有人脑子里在想着,从备用的军服中拿出一部分提供给朝鲜劳工。

    结果话还没出口,就被王秀芹否决了。

    “那就只能从这边提供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