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5章 大明的丧钟

    第1275章 大明的丧钟 (第2/3页)

在内政建设方面得以完善。

    宋献策还利用了民间迷信的风气,提出了“十八子主神器”的谶言,注重树立李自成的正统地位。

    牛金星在军事谋略方面略有手段,一番谋划帮助李自成连破鲁山、郏县、伊阳、宜阳、永宁五地。他还建议李自成为了平息民愤,举行了公开审判,处死了罪大恶极的万安王和地主豪绅一百多人。

    这个举动得到了所有贫苦百姓的热烈拥戴,加入闯王队伍的人数成倍成倍的增长。

    与此同时,李自成开始将目光看向河南重镇洛阳。

    洛阳不但是数朝古都,更是中原枢纽,同时还是福王就藩之地。

    而福王在河南的民愤最大。

    一旦攻破了洛阳,处置了福王,那么李自成必然超越所有农民军首领成为众望所归。

    中原大地的危局,让明朝中枢胆战心惊,全都预感到了危险。

    可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就在这个关键时刻,满清开始对辽东发动了正面进攻。

    崇祯十一年,清军越过长城入寇。虽然劫掠非常丰厚,但是也让黄台吉意识到光凭这样的办法,始终无法真正打开进军中原、问鼎天下的大门。

    长城防线到底太远了,而且很容易被大明在辽东的军事力量所截断。

    一旦形成那样的局面,攻入明朝腹地的清军很可能会全军覆没,给满清带来灭顶之灾。

    这种战略考量,没有任何取巧之处。必须要攻占辽东,缩短进军中原的距离。

    除此之外,当时大明内部的情况也让黄台吉下定决心,在辽东这边进行一场大的军事行动。

    黄台吉得知闹得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即将被大明彻底镇压,他便明白满清没有对策的话,将会陷入危机。

    一旦大明彻彻底底消灭了内部的危险,必然会调集全部的力量压到辽东来。

    尽管不停的取得胜利,但黄台吉一直头脑清醒。

    他深知同大明这个庞然大物比起来,满清还是太过于弱小。真要面对大明的倾国之力,满清覆灭的危险大增。

    为何在消灭了农民军之后,大明不会向夏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