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匆匆十三载

    第七十六章 匆匆十三载 (第2/3页)

的领导下,所获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

    军事上,大明威服四夷,五年前骇然出兵同时攻打北元、西域、南疆三地,新式火器燧发枪一战成名。

    一名合格的弓箭手培养起来,短则一两年,长则三五年,即使是上手更快的的弩手培养起来也需要半年,火枪手则不然,三个月足矣,而且无论是射程,还是射速远远超过弩箭,可谓是野战的大杀器。

    依托燧发枪的列装,北元、西域、南疆的军队在战场上简直是溃不成军,没坚持多久便投降了,不仅仅成为大明名义上的藩属国,每年还需要向大明进贡大量的贡品。

    经济上,在国际上采用了大明世界中一样的套路,大力发展海外贸易,转移国内矛盾,向全球倾销大明的物资,瓷器、茶、丝绸等物品远销海外,受到全世界贵族的追捧。

    国内则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轻徭薄赋,鼓励农桑,发展手工业,加上高产农作物的引进,近些年百姓手里可支配的财产逐渐增多。

    钱只有流通起来才能产生价值,有鉴于此,李杰便鼎力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加快商品流通,朝廷看似在逐步降低赋税,但是实际上税收却是一年高过一年。

    政治上,吏治清明,大力加强监察的同时也提高了官员的俸禄,贪污**问题虽然无法彻底根除,但是相较于之前情况确实大为好转。

    武林上更不用说,李杰天下第一的地位无可撼动,虽然隶属皇室的宗师高手在之前那一战中损失惨重,但是碍于天下第一的威势,各大门派纷纷夹起尾巴做人,作奸犯科之徒大为减少。

    海棠掌管的天下第一庄就是专门负责捉拿江湖罪犯的,凡是被天下第一庄盯上的罪犯,上至宗师,下至普通江湖人士无一逃脱。

    因此,当李杰提出还政的时候,普照心中虽然也很欣喜,但是更多的却是惶恐,生怕一个处理不好葬送了这来之不易的盛世,怎么也不愿意放李杰走,然而李杰主意已定,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