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临安!临安!

    第十章 临安!临安! (第1/3页)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柳永的一首望海潮道尽了临安府的繁华!

    临安城的南部和西南部是丘陵地带,北部以及东南部是水网地带,是一座典型的水乡城市,以府城为中心,江河为主干,结合郊区大河道形成一个环城的大型水上交通网为主要脉络,城内大桥梁共有一万两千余座。

    李杰是沿着东北方向的艮山门入城的,城门后面就有一座桥,名为坝子桥,对于城内的居民来,大家更愿意叫艮山门为坝子门。

    艮为八卦之一,为东北之卦,象征山,艮山意为城北之山,而艮山门这里既无山,也无岳。

    汴京有艮岳寿山,是宋徽宗兴建的一所皇家园林,园内植奇花美木,养珍禽异兽,构飞楼杰观,极尽奢华,南宋取名艮山门取自寄思故国,遥望中原之意。

    然而随着偏居临安一隅的时间越来越久,遥望中原就真的就成了遥望中原,就连最底层的百姓都知道,中原已经成了一个可望而不可即的梦。

    南宋早期尚有很多南迁的流民自称流寓之人,尽管这些人定居在临安,但是他们并没有在临安落籍,仍以原籍相称,自称是流寓临安,他们认为迟早有一朝廷能够收复失地,重返中原。

    就像大家习惯性的把艮山门称为坝子门一样,现在自称流寓之饶人也越来越少,北方,收复失地,一场幻梦而已。

    艮山门一带,遍地都是个体丝织户和机坊作场,机杼之声,比户相闻,大名鼎鼎的杭纺便是产自这里,街道上人头攒动,两侧的店铺林立,旌旗招展,一水的全是各种丝行,布校

    沿着路饶指引,李杰一路向着西南方向行进,接连穿过观桥、众安桥等等一众桥梁,最终到达了今的目的地——御街。

    御街是临安府南北向的主干道,御街中部为御道,专供皇帝出行的驰道,在北宋时,严格意义上就连太子都不能穿街而过,东西两侧的住户更是老死不相往来,但是到了南宋时期,这项规定的执行并没有北宋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