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代表团(下)

    第六十三章 代表团(下) (第2/3页)

眼男子,她知道对方为什么会这么问,因为金滩村根本就不像一个贫困地区的村子。

    严格来说,金滩村的确不是一个贫困村,资料中显示,它已经摆脱了贫困,并且村民的人均收入达到了两万块。

    不仅如此,金滩村还接连开了好几间工厂,这些工厂都是村民们集体出资见的。

    如果村里的工厂不是为了扩大化生产,始终坚持不分红,少分红,村民的收入即便往上在翻一番,也不是什么难事。

    “金山,你不要把目光局限在了一个地方,这里只是特例,不具备代表性,等你去了挂职的地方,你就知道宁省的现状了。”

    正和吴主任说话的人是陈金山,他是闽省派往宁省的挂职干部之一,他这次将要挂职的地方正是位于西海固地区的海吉县。

    吴主任要比陈金山来的早一些,她的第一站去的就是海吉,海吉留给她的第一印象,就是‘穷’,而且还是那种难以言表的穷。

    闽省虽然是一个多山的省份,全省百分之八十的面积都是山地,典型的人多地少,但闽省却位于沿海地区,自古以来,活不下去的闽省老百姓,就依托地理优势,积极开展海外贸易。

    改革开放后,闽省更是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经济增长持续加快。

    因此,出生闽省的吴主任,很难想象竟然有人穷的连裤子都穿不上,而且西海固地区因为缺水的缘故,许多人一个月都洗不上一次澡。

    陈金山默默地点了点头,随后他又将视线投向了前方侃侃而谈的马得福,对方即将接任‘闽宁镇’镇长一职,考虑到他以后的工作,估计两人少不了要打交道。

    他这次来挂职,主要负责的就是扶贫,具体一点的话,以后从海吉向玉泉营地区移民的工作,将会有他接手。

    根据闽宁对口扶贫协作第二次联席会议的决议,未来三年,海吉县要完成每年两万的移民任务。

    每年两万人,这绝对不是一件可以轻松完成的任务,毕竟过去五年,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