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代表团(下)

    第六十三章 代表团(下) (第3/3页)

个玉泉营地区每年的移民也不过两万人,平均到海吉一个县,一年也不过六千多人。

    如今这个数字翻了两倍还要多,对于即将上任的陈金山而言,无疑是一个异常艰难的任务。

    其实,相比于每年移民两位的任务,此时的陈金山更担心另外一件事。

    他是地地道道的闽省人,出生在闽省,上学在闽省,即便上大学也没有出过省,毕业后,工作也在闽省,平日里不论是在工作上,还是生活上,他接触最多的还是闽省人。

    因此,平时他说话基本上都是用闽南语,很少用到普通话。

    除此之外,由于闽南语的发言问题,他的普通话也不标准,口音还很重,一张口就是带着闽南话味的普通话。

    一般的外地人,还真不一定能听得懂。

    而宁省这边流行的是西北话,和闽南话完全是两种体系,即便大家都说普通话,沟通依然会存在问题。

    虽然陈金山昨天晚上刚到,但来自闽省的同事们,早就和他普及过其中遇到的困难,闽宁两地的官员在交接的时候,因为语言的问题,闹出过不少啼笑皆非的笑话。

    一念及此,陈金山的脸也跟着垮了起来,

    吴主任看到他脸上神色的变化,不由问道。

    “怎么了?怎么忽然间愁眉苦脸的?”

    陈金山苦笑一声,低声道:“吴主任,我在想我来到宁省的第一件事,不是尽快熟悉工作,而是尽快纠正自己的口音。”

    吴主任噗嗤一笑,点头道:“也是,金山你的口音确实太重了。”

    虽然吴主任说话也带着地方口音,但她的口音绝对没有陈金山那么重,只要她把语速放缓一点,在交流沟通上,基本上不会出什么大问题。

    但反观陈金山呢?

    以他的口音,即使语速放慢,宁省的兄弟单位估计也很难弄明白。

    听到吴主任的调笑,陈金山脸上的神色好似更苦了一点,眉头都快拧成了川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