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回城的契机

    第二十六章 回城的契机 (第1/3页)

    一转眼,两个月过去。

    临近除夕,天越发的冷了,不论是知青点的知青,还是小青山村的村民,全都歇了下来。

    北方有个词叫‘猫冬’,猫是躲藏的意思,  猫冬也就是到了冬天躲在家里避开严寒。

    吉春市冬天最低温度可达零下二十几度,这样的天气,哪怕是往门外泼上一盆开水,不要片刻也会结冰。

    不过,虽然都待在屋子里,但知青点的知青们也没闲下来,每天都要进行学习。

    学习各种精神,  学习优秀的先进个人事迹。

    知青们对前者不太感冒,反倒是对后者兴趣盎然,  毕竟,小青山村地处偏僻,很少接触到外面的消息。

    每次学习其他地区的先进事迹,便是知青们接触外界的方式之一。

    搁在平时,每次学习完,知青们都会聚在一起,热烈的讨论着会上学习的东西。

    这年头,大家还是很有主人翁精神的。

    只是这一天有些特殊,学习会一结束,知青们就派了代表去村部,留在知青点的人,无不翘首以盼,希望派去的那人早点回来。

    今天是来信的日子。

    信是这个年代最主要的通信方式,小青山村位于山里,交通不是特别便利。

    所以,这边的来信不是每天都送的,  而是一周一送。

    不多时,  薛海兵用网兜拎着一摞信步入了食堂,  而后他依次给众人派了信。

    今天的信特别多,接近年关了,信件交流的频率自然会变得更高一点。

    “点长,你的信。”

    薛海兵殷切的跑到李杰身边,亲手把信交到了李杰的手上。

    两个多月过去,他对李杰算是彻底服了,心服口服。

    知青点在点长的带领下,他们基本没过什么苦日子,谁让点长有一门打猎的手艺呢。

    隔三差五就能带上点野味回来,虽然份量不多,但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小青山村的通讯固然不便,可知青们和外界也不是没有联系。

    像他们这样隔几天就能加餐的知青点,放眼方圆百八十公里,绝对是蝎子拉屎,独一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