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等

    第四十六章 等 (第2/3页)

    “啧啧。”

    念及至此,李杰也不得不承认,丁谓这一招确实是一记妙手。

    北方党人会不会接招?

    不出意外,王曾、吕夷简等人肯定能洞悉丁谓的意图。

    但洞悉归洞悉,并不代表北方党人不会上钩。

    榷茶的利润太大,虽然大名鼎鼎的资本论还没有问世,但其中的道理却是古今通用的。

    当利润达到10%的时候,他们将蠢蠢欲动,达到50%,他们将铤而走险。

    达到100%,他们敢于践踏人间的一切法律,达到300%,他们敢于冒绞刑的危险。

    饵料如此之香,北方党人会上钩吗?

    李杰不知道,史书上的记载太过简略,鸟鸟数语的背后,很可能是一篇长达上百万字的故事。

    即便有史书作为参考,他也无法洞见所有。

    ……

    ……

    ……

    宝慈殿。

    李杰那边刚刚作出处置不久,刘娥这边就收到了‘内线’传来的情报。

    留中。

    得知这一消息,刘娥心中可谓是喜忧参半。

    如果她知道这消息是李杰故意让‘内线’透露给她的,她现在肯定是忧大于喜。

    当然,刘娥并不知道她的‘内线’早就叛变了。

    ‘六哥,成长了啊。’

    送这份札子去福宁殿,可不是随便送的,而是刘娥经过仔细挑选的。

    札子,她看过。

    起初,看到谢涛谏言惠民局,乃与民争利之举,她甚至有点想笑。

    惠民局能争什么利?

    即便争利了,也是某些同样售卖熟药的药铺而已。

    偌大的汴梁城中,药铺这行当只是很小很小的一块。

    另外,惠民局售卖的熟药真的是平价售卖,即使最苛刻的文人,也不会觉得这是与民争利。

    再看到后续的榷茶法奏议时,刘娥隐约明白了一些。

    惠民局不过是个引子,榷茶法才是谢涛上言的真正目的。

    不过,她并没有想的那么深。

    她之所以将札子传到福宁殿,只是单纯的认为‘现钱法’不利于国朝。

    如今国库空虚,若是再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