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特旨除受

    第八十一章 特旨除受 (第1/3页)

    李维不愿,由谁来继任枢密副使呢?

    每每想到这个问题,刘娥就对李维的感官降低了一层。

    好心提拔,结果却换来了疏远!

    自谦小臣是吧?

    那你就一辈子当个翰林学士好了!

    被李维这么一弄,刘娥彻底放弃了此人。

    三条腿的蛤蟆不好找,想要当枢密副使一职的官员满朝都是!

    不过,也不是随便哪个人都能入枢密院的。

    首先,这人不能是丁谓的人,如今丁谓的党羽几乎占据了朝堂小半的位置。

    决不能继续加重丁谓的权势。

    其次,这人最好也不是王曾一系的人。

    对于北人,刘娥心中可没有多少好感,虽然北人现在稍弱了一点,但这一系的官员底蕴很深。

    别看满朝高官很多都是丁谓的人,但往下看一看,中坚阶层很多都是北方士人。

    毕竟,国朝重北轻南的方针执行了很多年。

    忽然间,刘娥的脑海中浮现出了一个人的名字。

    王钦若!

    此人选,似乎很符合她心中的期望。

    王钦若是临江军新喻县人(今江西新余),是南人,他和北方一系的士人,素有恩怨。

    其次,他虽是南人,且和丁谓也有交往,但此时的两人已经近乎决裂。

    由王钦若继任,似乎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想着想着,刘娥愈发觉得王钦若合适。

    尽管王钦若的风评不是很好,且有阿奉之嫌,但她用人可不管这些,只要能为她所用即可。

    另外,严格来说,刘娥能够被真宗封为皇后,王钦若也是有功的。

    大中祥符年间,皇后郭氏病故,真宗希望立刘氏为后。

    但时任参知政事的赵安仁(吕蒙正的女婿)谏言,刘氏家世寒微,不宜为后母仪天下。

    相比于刘氏,沉才人反而更加合适,因为沉才人是故相沉伦的女儿,系出名门。

    这个建议,宋真宗当然不愿意,不过他也知道赵安仁是出于公心,立刘氏为后的事,也就不了了之。

    彼时,王钦若和赵安仁同为参政,后来他借机将赵安仁排挤出京师。

    虽然刘娥被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