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 放权

    第一百二十九章 放权 (第1/3页)

    整合礼仪院的诏书传出,虽然引起了部分朝官的关注,但并没有翻起多大的浪花。

    况且,似李杰这样裁撤机构的行为,又不是他独创的。

    太宗、真宗,不都是这么操作的吗?

    偶尔心血来潮,增设一个机构,偶尔兴趣没了,又把某个机构给撤了,太正常了。

    历数各朝各代,像宋朝帝王这么能折腾的,也没几个王朝。

    当然,这件事上伤害最深的,当属今日在场的几位礼官。

    不论官家是怎么想的,事情就发生在他们教导官家之后。

    管不到官家,难不成还治不了你们?

    ……

    ……

    ……

    一般而言,凡契丹朝贡使至,宋廷都会于南熏门外的玉津园设宴招待使臣。

    玉津园引闵河之水贯穿其中,内有奇珍异兽,园内建有水心殿,此园为皇家专属园林。

    然而,此次契丹来使的节点,恰逢真宗丧期,不论是太后,亦或者执政大臣,皆没有大肆操办的意思。

    因为于礼不合!

    所以,此次只是在后苑设宴招待了契丹使臣。

    宴会办的低调,参与的人数也不多,仅限于高阶文武大臣。

    如今,距离澶渊之盟签订不过十余载,契丹和大宋正处于蜜月期,虽然边境地区偶尔会有小的争端。

    但总体而言,宋辽边境并没有发生大的冲突。

    故此,宴会上倒也没发生什么腌臜事。

    契丹使臣例行宣读了辽圣宗亲写的祝寿词,然后又献上了贺礼。

    依例,朝廷也给予了回礼。

    约莫一个时辰左右,宴会结束,在内侍的搀扶下,契丹使臣离开了后苑。

    紧接着,其他朝臣也依次在内侍的引导下向着宫外走去。

    刘娥今日的心情颇为不错,于是多喝了几杯酒,宴会结束之时,她已然显现出几分醉意。

    “大娘娘,我送您回去。”

    李杰一边搀扶着刘娥,一边态度亲和的牵着她往一旁的车舆走去。

    “六哥,这是你第二次见使臣,见过两次,你是怎么看待北朝的?”

    (ps:自签订澶渊之盟后,宋辽互为兄弟之国,其中宋为兄,两国互称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