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五章 该背的锅还是要背的

    第一百九十五章 该背的锅还是要背的 (第1/3页)

    “范雍?”

    此人的能力倒是不错,屁股也没歪,除了保障后勤之外,曹倩出使吐蕃时,他也尽了力。

    连立两功,确实该好好佳赏。

    “任满之后,便将他调入三司,任三司副使好了。”

    如今,三司衙门中丁党的人比较多,虽然李杰不担心丁谓篡权,但老是让丁党占据如此之多的要职,也不是一回事。

    而范雍并非丁谓一党,由他出任三司副使,等于变相的削减了丁谓一党的势力。

    另外,李杰也有意将茶法改革的事,交给范雍督办。

    至于,先前负责督办的王钦若,他则是另有他用。

    待到曹韦归朝,李杰准备让他进入两府,担任枢密副使一职。

    将曹韦安在枢密副使的位置,其实也不算突兀,早在天禧四年,曹韦便任过签枢密院事。

    签枢密院事,其职责本就是枢密使的副手之一,地位等同于枢密副使。

    之所以不直接叫枢密副使,而是叫签枢密院事,完全是因为资历的缘故。

    似同知枢密院事、签枢密院事、同签枢密院事等等,都是枢密院的二把手。

    而这,也是宋朝体制的优势之一。

    如果某某官员,能力足够,但资历却不够,便可以用这等方式破格提拔。

    如权某某、同某某官,都在此类。

    讲究的便是一个灵活。

    “任三司副使?”

    听到这话,刘娥不禁有些意外。

    之前三司衙门多是丁谓党羽,官家不仅没有改变的意思,反而将祖士衡推向了三司首官的位置。

    而现在,官家却要让范雍担任三司副使。

    难不成是丁谓等人犯了什么错?

    另一边,看到刘娥眼中的疑惑,李杰便从胸前掏出了一份书信。

    “大娘娘,你先看看这封书信。”

    “嗯?”

    看到书信的封面,刘娥一眼就认出了上面的字迹。

    这是寇准的笔迹!

    信,确实是寇准寄过来的,而且走的是加急渠道,没有经过通进司衙门,直接转呈到了宫中。

    这渠道是李杰刻意给寇准留的,本来,这渠道是为了科举改制的事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