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零六章 撤军

    第两百零六章 撤军 (第1/3页)

    “退兵了?”

    “辽国退兵了?”

    收到前方传来的军情,王德用眉头紧锁。

    什么情况?

    杨文广之前传回来的军报中还提到,他的身份已经暴露,并且还和辽军发生了激战。

    辽国人是什么脾性,王德用太清楚了。

    傲慢且自大。

    既然得知宋军突入辽境,并且主动袭击,辽国怎么可能撤军?

    难不成是疑兵之计?

    念及至此,王德用立马召来传信兵,并且发布了紧急命令。

    加大探马的查探频率以及范围。

    务必要了解辽国大军的动向。

    同时,他也将辽国疑似撤军的消息,以八百里加急的方式传回京师。

    ……

    ……

    ……

    三天后。

    辽国撤军的消息传回了京师。

    李杰看到这封军情,心中也是诧异万分。

    他已经做好了和辽军持久战的准备,为此他还特地密令,让曹韦将装备了新式弩箭的禁军,调往河北路。

    眼下,算算日程,部队估计已然出发。

    结果,辽国缺撤了军?

    会不会是疑兵之计?

    此刻,李杰生出了同样的念头。

    毕竟,辽军撤得太过突然,之前还摆出大举南下的意思,可现在却忽然班师回朝。

    不仅是李杰有此疑问,两府大臣得知辽国撤军的消息,同样是惊疑不定。

    直到十天后,当辽国中京的情报传回汴梁,众人方才解开了疑惑。

    消息之所以如此滞后,一方面是因为路途偏远的缘故,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中京大定府乃是一座新城。

    大定府,乃是耶律隆绪所建。

    统和二十三年(1005),耶律隆绪在原奚王之地修建了新的都城,号曰中京,府名大定。

    至此,大定府才成为辽国的政治中心。

    其实,耶律隆绪定都中京一事,和澶渊之盟有着莫大的关系。

    澶渊之盟的签订,结束了辽宋之间无休止的征战,正因为和平即将到来的缘故,耶律隆绪这才决定将国都从上京迁至中京。

    相比于上京,中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