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一十章 崇政殿问政

    第两百一十章 崇政殿问政 (第1/3页)

    隔天。

    李杰将两府大臣及侍从官,全部召集到了崇政殿。

    大庆殿、文德殿、垂拱殿、紫辰殿、崇政殿、延和殿皆是朝会及听政之所。

    其中,崇政殿又名便殿、后殿,自真宗末年开始,真宗常用双日御殿听政。

    偶尔,此殿也会作为宴会之所。

    不过,自李杰继位之后,极少于崇政殿召见群臣,而崇政殿旁边的迩英阁,他倒是常去。

    因为,那里是听书讲学之所。

    殿内。

    李杰面无表情的坐在御台之上,目光从群臣的脸上一一扫过。

    “诸卿,京中盐价几何啊?”

    此话一出,台下的众臣终于明白了官家将他们召集过来的原因。

    一般而言,除非遇到什么突发事件,否则,在召对之前,群臣是会提前得知廷议的事项的。

    而今天,李杰并没有提前通知他们。

    如此一来,被召集而来的大臣还以为边关又出了什么事。

    结果,官家召集他们只是为了问一问盐价?

    这,必不可能!

    盐价?

    盐政才是!

    其实,如果李杰第一时间问的问题是盐政,那么在场的大臣,谁都能答上两句。

    毕竟,能够站在现场的,哪个不是饱读诗书之辈?

    哪怕是武臣出身的曹利用,也不是那种不学无术之徒,见的多了,总能聊上几句。

    然而,李杰现在问的却是盐价。

    这可难倒了在场的众臣。

    官做到了这一步,单凭朝廷的俸禄,他们的收入就能吊打百分之九十九的人。

    若是算上额外收入,那必然更多。

    用一个现代一点的描述,他们都是价格不敏感人群。

    别说是一斤盐44文,便是一百文一斤,对于他们而言,也没什么区别。

    “回陛下,据臣所知,京中盐价应在四十文左右。”

    少顷,吕夷简微微上前半步,其实,吕夷简之所以关注盐价,并不是因为他关心民间疾苦。

    只是和他的履历有关。

    咸平年间,吕夷简进士及第,他入仕的第一任差遣是绛州推官,不过,很快他就被调到了盐城任监判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