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三十四章 烽烟再起

    第两百三十四章 烽烟再起 (第1/3页)

    三月十五。

    福宁殿。

    距离殿试仅剩三天。

    不同于省试,负责殿试的机构名义上虽然是礼部贡院,但实际上操作此事的却是御药院。

    为什么是御药院,而不是别的机构?

    原因很简单。

    因为信任!

    御药院最初设立的目的是为了执掌宫内用药的。

    众所周知,药是不能乱吃的。

    别的东西吃错了,顶多闹肚子,吃错了药,却是要命的。

    因此,唯有心腹才能执掌御药院。

    前文提到过,赵宋皇室是有家族遗传病史的。

    真宗的死因是‘得风疾’,并且接连复发,风疾,便是现代的中风。

    仁宗的死因是脑血管类疾病,很可能是高血压,或者脑血栓,英宗的死因和仁宗类似,也是脑血管疾病。

    到了神宗,他的死因还是中风。

    正因为家族遗传病史的缘故,宋朝的历代帝王,大多都是药罐子,真宗晚年,基本上是日日服药。

    御药院的职掌越来越多,也是从真宗时期开始的。

    毕竟,御药院的主官是天子亲信,由御药院负责殿试的诸多事宜,也杜绝了舞弊的可能。

    像考卷的印刷,也是由御药院负责。

    准确来说,是御药院下属的杂事桉负责。

    如今距离殿试只剩下三天时间,考卷自然印刷了好了。

    此时,李杰正在看御药院送过来的考卷。

    往年,殿试考试内容是赋、诗、论各一题,而今年殿试的考试内容却不同。

    今科殿试只靠一项!

    平边策!

    科举乃是国家大事,每次科举的考题,往往都和当时的时政相关,从某种意义上,也能折射出掌权者的意志。

    平边策中的‘平’字,足以让外人知道李杰的心思。

    是平边,而不是御边!

    后者的‘御’,更多是偏向防守的,而‘平’字,其其意义不言而喻,进攻性十足。

    这边,李杰刚刚放下手中的考卷,殿外便传来一阵急促而又混乱的脚步声。

    人未至,声已到。

    “官家,官家,契丹境内传来急报!”

    雷允恭慌慌张张的捧着密报,匆匆跑进殿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