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六十三章 提醒

    第两百六十三章 提醒 (第1/3页)

    作为真宗朝的旧臣,官家的身世,王钦若当然是知晓的。

    李淑仪,不,李贤妃便是官家的生母。

    母凭子贵,如果官家的身世曝光,大宋怕是又要多上一位太后。

    太后到底是怎么想的?

    王钦若陷入了沉思。

    良久,他忽然想到一件事。

    官家大婚在即,太后难道是想借着这个机会正式退居幕后?

    既然退居幕后了,两宫并立什么的,也就不存在了。

    另一边,眼见王钦若露出恍然之色,丁谓呵呵一笑,转而起身离开了座位,向着门外走去。

    该下职咯。

    太后之事,与他何干?

    官家迟早是要掌权的,太后提前将李贤妃召回京师,多半是为了给自己找条后路。

    毕竟,官家一旦正式亲政,接见外臣的次数明显会比现在更多。

    到了那时,保不齐哪个外臣便将此事密奏给官家。

    与其被动应付,不如主动出击,届时,即便官家的身世暴露了,太后也有解释的理由。

    ……

    ……

    ……

    应天书院。

    “使君,没曾想,你我二人竟然会在应天相逢。”

    小院内,范仲淹春光满面,脸上洋溢着故友重逢的喜色。

    张纶来此,确实是他没想到的。

    “我又何尝不是如此?”

    张纶哈哈一笑,举起茶杯轻抿了一口。

    这一次,他来应天府倒不是特地过来的,而是顺路。

    苏州修堤一事结束了,他也功行圆满,得益于修堤之功,他升官了。

    此次,他是前往河北路赴任,差遣则是转运副使,更具体一点,他的主要工作是负责治理滑州的水患。

    滑州位于黄河中下游流域,自大宋立国起,水患频频,三年一小决,五年一大决,完全是常态。

    其实,滑州最开始也不是这样的。

    滑州水患严重,历史还得追朔到唐朝,安史之乱后,唐帝国的统治基础受到了严重的动摇。

    黄河流域虽然尚在帝国的版图之内,但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