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八十五章 恍然大悟

    第两百八十五章 恍然大悟 (第1/3页)

    寇准第一天上值,没有急着推行什么政策,连诏试范仲淹的事都没提。

    第一天,他只做了一件事。

    熟悉朝局。

    大宋两百多个州府,每天不知发生多少事务,虽然寇准不用事必躬亲,但了解一个大概还是必须得。

    因此,寇准头天上值是非常的忙。

    直到傍晚,寇准再次将两府大臣召集到了一起。

    “诸位,我在这里宣布一件事。”

    话音刚落,在场的众人反应不一。

    尤其是王钦若,他觉得自己的权威受到了挑战,但考虑到寇准的资历,他也没法直接发作。

    如果对寇准发起反击,也不是一日之事,需得徐徐图之。

    “陛下有意重开制科。”

    “此科有别于景德六科,只有两科,一科为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一科为经晓通算可为师法科。”

    “一应资格,依然如前朝故事。”

    制举,虽然不限身份,不论是布衣,还是官员都能参加,但还是有一定限制的。

    寇准口中的前朝故事,便是如真宗朝制举。

    学士、两省、御史台五品以上,尚书省诸司四品上外,皆有权力推荐。

    京朝官、幕职州县官院、布衣,都有资格参加制举。

    不过,已有贴职的清要官以及转运使,无法直接应举。

    听到重开制举的消息,绝大部分人都是乐见其成的。

    在座的诸位大臣,人人都有资格推荐应举人。

    虽然最终的审核权不在他们的手中,但仅仅推荐权,就足以示恩于人。

    只是,王钦若的心情却不怎么好。

    在他看来,官家重开制科,很可能是为了寇准重新拜相站台的。

    制科的历史,源远流长,但自大中祥符元年(1008)开始,朝廷就停办了制科。

    对于士大夫,尤其是幕职州县官院而言,停办制科,等于少了一条快速转迁通道。

    而现在,寇准一回来,制科就重新开启。

    毫无疑问,凡是有资格参加制科的官员,都会念寇准的情,便是没有资格参加的,也会如此。

    毕竟,现在没资格,不代表未来没资格。

    “这经晓通算可为师法科,是什么科?”

    半晌,王钦若率先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