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九十九章 制科等次

    第两百九十九章 制科等次 (第1/3页)

    台下。

    看到官家提起朱笔,刘烨不由童孔微缩。

    显然,官家对王素的考评结果不满意,不然的话,何必提笔修改?

    至于,王素是被黜落,还是提等。

    刘烨更偏向于前一种猜测。

    早在阅卷之时,刘烨就猜到了,官家应该不会喜欢王素的策问。

    但碍于职责,他又不得不为王素据理力争。

    当然。

    既然决定了力荐王素,刘烨也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大不了和好友一样,出知地方嘛。

    反正这御史中丞做的很没劲,呆在中央和出知地方,完全没区别。

    如果硬要选一个的话,刘烨更倾向于出知地方。

    以他的官阶,去了地方,至少也是大州的知州。

    作为一州的一把手,起码能够大展拳脚,不会像现在这样,束手束脚的。

    而今,刘烨其实还有点羡慕刘筠。

    去了地方,总归不用像现在这般,被架在火上烤。

    另一边。

    周起也是心中一动,不得不说,王素的策问,确实出乎他的意料。

    辛辣至极!

    纵使官家当场黜落此卷,周起也不会有一丁点的意外。

    想到这里,周起不禁用余光看了一眼刘烨。

    阅卷时,对于是否取中王素,他们之间是有分歧的。

    周起,投了反对票。

    刘烨投了赞成票,且是极力盛赞。

    晏殊,一如既往的不粘锅,谁也不得罪,既没有表示赞成,也没有表示反对,投了弃权票。

    最后,李谘的那一票成为了关键。

    不出意外,李谘最终站到了刘烨那一边。

    致使李谘赞同的,不是因为别的,只是单纯的因为李谘不喜欢寇准。

    而周起又是寇准的人。

    李谘站在周起的对立面,很正常。

    台上。

    改动了王素的成绩之后,李杰继续翻阅答卷。

    下一份是梁适的考卷。

    简略的翻看了几眼,李杰的神色中多了几分认真。

    梁适,的确有点东西。

    此篇策问中的理念,倒是和日后的王安石有些许相似。

    当然。

    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