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一章 恼怒

    第三百零一章 恼怒 (第1/3页)

    偏厅。

    听到门外传来的脚步声,范仲淹连忙从椅子上站了起来,踱步来到门口。

    “见过相爷。”

    看到寇准后,范仲淹毕恭毕敬的行了一个揖礼。

    他这么上赶着,不是为了巴结,而是因为尊重。

    历经三朝的老臣,值得被尊重。

    “范管勾,无需如此客气。”

    寇准爽朗一笑,扶起了范仲淹。

    “来,坐下说话。”

    少顷,两人依次落座,眼见范仲淹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寇准笑了笑,直言道。

    “范管勾可是心有疑惑?”

    “下官确是一惑。”

    范仲淹犹豫片刻道:“下官和相爷素未谋面,不知相爷为何举荐下官。”

    “此乃官家之意。”

    此话一出,范仲淹心中一震。

    官家如此厚恩于己,一时间,他当真不知该如何回报。

    大概只有粉身以报,才能报了这浩荡皇恩。

    另一边,寇准并不知道范仲淹的内心活动,依旧自顾自的说道。

    “今日招你过来,一来是本相想见一见你,满足一下好奇心,二嘛,也是跟你的新差遣有关。”

    “此前,学制更易的试点,一直是你在座。”

    “你的那份札子,我看过了,官家也看了。”

    “其中,部分还有待商榷。”

    “当然,三级学制的建议,殊为不错。”

    所谓的三级学制,即县学、州学、太学三级,县学优异者可晋升州学,州学优异者可入太学。

    太学,始建于汉武帝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历史极为悠久,是国家最高学府。

    但宋朝立国后,太学的发展速度很是缓慢,且也有着严格的入学限制,唯有七品以上的官员子弟方能入学。

    这等严进宽出的规则,无疑让太学成了权贵子弟的温床。

    像范仲淹这样寒门出身的学子,几乎没有入读太学的资格。

    因此,范仲淹札子中的‘太学’并不是现在的太学,而是不问门第,只问德行才学的太学。

    唯有打破阶级垄断,才能盘活太学,让太学真正的名副其实。

    毫无疑问,范仲淹的建议,侵害了不少朝中权贵。

    然而,有寇准在上面压着,谁敢炸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