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六章 高丽的诉求

    第三百零六章 高丽的诉求 (第1/3页)

    翌日。

    谢涛的札子递到了宫中,他以范仲淹资历不足为由,弹劾范仲淹,认为范仲淹没有资格担任国子监长官之一。

    不出意外,谢涛的札子连一点水花都没有飘起来。

    李杰压根就懒得理会。

    不仅是他,就连御史中丞刘烨也没说什么。

    讲武殿。

    「陛下,经由两府商讨,八月十五于大庆殿接见各国使臣,不知陛下圣意如何?」

    各国使臣先后抵达京师,接见来使,也得提上日程,今天,寇准就代表中书向李杰进行了汇报。

    「可。」

    大庆殿是外朝正殿,殿庭广阔,可容纳数万人,如此巨大的空间,最能彰显大宋之威仪。

    故此,元旦、五月朔、冬至的大朝会,皆在大庆殿举行,同时,各类隆重的庆典活动,也会在大庆殿举办。

    而之所以定在八月十五,一来是预留充分的筹备时间,二来嘛,彼时河北路的禁军,也该班师回朝了。

    前线取得如此大胜,献俘仪式,那是必须要办的。

    正好,各国使臣都在现场,让他们参加此次献俘仪式,等到他们归朝,也好向各自的主君宣扬大宋之雄武。

    此一时,彼一时。

    如今的大宋,威仪四海,强盛不可以道里计!

    其实,两府决议在大庆殿接见各国使臣,并不是因为此次造访的使臣人数多。

    一般而言,除了遇到某些特殊庆典,接见各国使臣完全用不到大庆殿,更多情况下,紫辰殿、垂拱殿就够了。

    此次庆典,接见使臣,只是顺带的。

    献俘,才是主角!

    上一次献俘仪式,还得追朔到太宗太平兴国年间,距今已然四十余年。

    时隔四十年,大宋再次在外战中取得重大胜利,所以,这次献俘仪式,再怎么重视也不为过。

    起初,两府商讨时,觉得应该在太庙举行。

    毕竟,在太庙举办献俘仪式,也有着上告祖宗之意。

    但前不久,李杰已经上告过太庙了。

    间隔时间太短,此次若是仍在太庙,难免有重复之嫌。

    后来,商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