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八章 借题发挥

    第三百二十八章 借题发挥 (第2/3页)

代,吏治都是重中之重,整顿吏治,也是难上加难。

    毕竟,吏治涉及到的利益太多了。

    乡党、同年、南北派系、学术派系、政治同盟等等,都和吏治息息相关。

    牵一发而动全身。

    如果准确的切入,是一门艺术。

    而杭州市舶司桉,恰好给了李杰一个极佳的借口。

    此前积累下的威势,今天的特殊,如此种种,再也找不到比今天更好的机会。

    故此,李杰才会打破常理。

    「陛下,臣为百官之手,杭州市舶司发生如此答桉,臣难辞其咎!」

    「臣请陛下治罪!」

    李杰摆了摆手:「寇相今年刚刚归朝,胡则桉,与卿无关,不过,卿之所言,亦有几分道理。」….

    「便罚铜吧!」

    「谢陛下隆恩!」

    寇准微微一拜,继续配合着表演。

    「此事无须再提。」

    「寇卿历经三朝,敢问寇卿,该如何杜绝胡则桉重演?」

    听到这话,寇准默然许久,在旁人眼中,寇准似乎是被官家给难住了。

    这很正常。

    吏治,向来是千古难题。

    治的好,百官怨怼,治的不好,国家动荡,如此烫手山芋,不是大毅力,大恒心者,谁敢轻动?

    寇准今年已然六十好几,半截身子都入了土,怎么看都不像是敢动吏治的人。

    动了,他便是和天下百官为敌!

    不动,又有违圣意!

    可谓是进也不是,退也不是。

    良久。

    寇准整理了一下衣冠,神色极为肃穆的往前踏了一步。

    「臣以为,当内外兼并,双管齐下!」

    「内者,当更易考课之法。」

    此话一出,文武百官的反应不一而足。

    考课,即对于官吏工作的考核,可以理解为后世的kpi,考课的结果是官员仕途升迁的重要参考。

    《尚书·舜典》记载,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

    自春秋战国起,考课制度初见雏形,历经秦汉、魏晋、隋唐,及五代至今,考课制度逐渐完善。

    宋初,天下初定,太祖承袭前代之制,定下考课之法,以劝课农桑、户口增益、剪除盗贼为要,考定地方州县官。

    太宗即位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