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办企业

    第22章 办企业 (第2/3页)

懂。

    从小在大唐镇长大的孩子,穿袜子从来不洗。

    熬糖挣的钱,比卖甘蔗挣得多。

    同理。

    卖袜子,肯定比卖线便宜。

    想通了这一点,村民们顿时心思浮动。

    做袜子,不是那种重体力活,年纪大的、小的,男的、女的,全都能干。

    这事,有搞头。

    陈家村的人向来心齐,没过几天,他们就向上面打了申请。

    然后。

    直接开干。

    有人负责联系进货渠道,有人负责购置生产用的机器,有人负责学习技术,有人专门考察市场,准备为接下来的卖货做准备。

    分工协作,秩序井然。

    自从得知骆玉珠曾经是李杰走访的学生,她在陈家村的地位,直线攀升。

    从一个小透明,变成了一个稍微有点名气的人物。

    这一次,她就被派去考察市场,负责收集袜子的市场价格,以及那些袜子是从哪里进的货。

    陈家村的大动作,很快就在敲糖帮内部引起了反响。

    敲糖帮,名义上是一个帮。

    实际上却分成了很多团团伙伙,基本上是以村落为单位,虽然大家名义都是一家人。

    内里却有很多家。

    像陈家村这边,虽然有人心动温城那边挣钱多,但真正付诸行动的人却是一个都没有。

    组织严密。

    很快。

    那些回乡的大学生们也加入了‘创业’大潮之中。

    有了这股生力军的加入,陈家村的袜子生产事业,进行的更加顺利。

    毕竟,这批大学生什么专业的都有。

    有懂外语的,脑子活络一点,能想到以后可以试着搞搞出口。

    一旦创汇成功,那待遇完全不一样。

    这年头,国家太缺外汇了,任何一家能够创汇的企业,都是当地的宝贝疙瘩。

    也有懂机械的,知道一些原理,价格也懂,跟着一块走访,能砍价,能买对货。

    物尽其用,人尽其能!

    如果说陈家村之前的工作效率是1,那么现在至少是3!

    看到那些孩子们一个个讲得头头是道,谁家的孩子,谁骄傲。

    这些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