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去京城

    第24章 去京城 (第1/3页)

    第24章去京城

    燕京火车站。

    踏出车站的那一刻,看到那些低矮的建筑群,虽然不是第一次看到,但李杰还是觉得亲切。

    熟悉的味道啊。

    80年代。

    终究还是来了。

    80-90年,勉强算是一次小小的文艺复兴,文学界的芒克、北岛、海子、史铁生、钟阿城、莫严等人,都是在这个年代成名。

    第五代导演那批人,如田壯壯、张一谋、陈恺歌等人,也是在80-90之间崭露头角。

    提起陈大诗人,那就不得不说,后来的他跟青年时期的他,完全是两个人。

    而美术界,同样思潮迭起,大名鼎鼎的‘星星画展’就是在79年举办,掀起了一场前卫艺术运动。

    李杰这次进京,主要是开会。

    一场是教育部门发起的义务教育研讨会,另外一场会议则是一场比较私人的会面。

    北影厂的导演看中了他的一篇短篇,准备买下来拍电影。

    按道理来说,这点事,肯定不值得跑一趟燕京。

    依照现在的环境,顶多就几百块的事,为了这点钱,不值得来回跑。

    这不。

    正好来开会,顺道谈谈这事。

    抵达燕京后,李杰先去招待所报了个道,这一次会议的规格很高,与会的人都是全国各地省W推荐来的人。

    在这一波人之中,李杰是年纪最小的那个。

    很惹眼。

    不过,一提到他的名字,那些人基本都认识,尤其是那些体制内的人,大领导公开点过名的人。

    是以,哪怕他年纪小,也没人敢轻视什么的。

    两天后。

    会议正式开始,具体过程不便赘述,因为与会人员的名字都不能写,全是有名有姓的大佬。

    简而言之,会议举办的很成功,卓有成就,深入的探讨了义务教育存在的各种问题。

    李杰年初写的那份社论被数次提及,如果他愿意步入仕途,什么高育良,起步都太晚。

    可惜,那不是他的志向所在。

    ……

    隔天。

    李杰独自一人来到了北三环中路77号。

    也就是北影厂的所在地。

    北影厂的建立很早,是真正的共和国同龄,先后搬迁三次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