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巳

    上巳 (第1/3页)

    三月三日上巳节,上京城里多丽人。

    人们有的三三两两,有的簇拥一起。他们或戏水或散心,把上京城郊的河道和河岸堵地水泄不通,可谓倾巢出动。

    这是寻常百姓家,像那簪缨世家就不是此般景象了。

    譬如右丞于此良春天气在府中大办宴会,邀上京诸位大臣名士来此一聚。

    宴会未始,他又提议大家先清谈一番玄理助兴,题材不限,各位皆可毛遂自荐,任意发挥。

    众人看着手捋胡须、笑容可掬的右丞,才识欠缺者在心中鄙夷他此举令人出丑,自负才华者跃跃欲试想一出风头,心高气傲者淡定从容地喝茶,一副事不关己、不屑与之为伍的模样。

    除此之外,有两人看起来格外出众。

    一个是太常博士之子李景则,他门第高华,饱读诗书,样貌出挑,目空一切。

    一个是吏部侍郎的孙儿乐广,他儿童时便因美貌致上京万人空巷,得了一个“玉人”的美称。少年时即能阐明玄理,拥有独到的见解,才华横溢。去年今日又在城郊的“曲水流觞”宴中拔得头筹,一骑绝尘。

    然他生性淡泊,如非必要绝不与人争辩,着白衣、披大氅,坐在那里就如已超然世外,神明目空。

    清谈初时,先是几个无名之卒在最平常的主题中驳倒了几个稍有名气之辈,也算颇有看头。然由于他们过于注重引经据典,夸夸其谈,听众不得要领,先是一头雾水,听到后来又觉无甚新意,不免都心生不满,觉得华丽无实,枯燥乏味,空气都昏昏欲睡。

    而此时,正是那韩时霸着首位。

    右丞大人熟知人心,也抱着看好戏的心态。

    他呵呵一笑,大手一挥,指向李景则。

    李景则蓝衣广袖,墨发半披半绾成松髻,气质和外在相得益彰,冷傲走上厅台中央。

    他开门见山问韩时:“方才我听你大谈《老子》,仿佛很有见解,还想请教你对《老子》原文第三十七章‘道常无为’一句的看法。”

    韩时看他神情倨傲,轻慢无礼,不由气从心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