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改革先从自家起

    第五章 改革先从自家起 (第3/3页)

阿林,是上海人。曾经做过人牙子。擅长察言观色,为人老辣,对各地官府的规矩也颇为了解,因此董书恒指定他作为人力部长。

    “朱部长,留你下来,是要给你一项任务。你用最快的时间带人到上海附近找到一个叫中文名叫“华尔”的美国人,他今年22岁,出生于马塞诸塞州。这些信息对上了基本就没错了。”

    “找到他以后你要用一个他无法拒绝工资把他聘入公司。”

    “另外,你去杭州于姓钱庄找一个叫胡光墉的20岁跑街,把他挖到我们公司,就说我以经理之位待之。”

    别看这个胡光墉年轻,历史上胡光墉这几年自己就要出来单干了。

    送走了人力部的部长。他又将刘明远与刘青南叫了进来。

    “明远叔,我之前让您买的火枪怎么样了?”

    “东家,枪今天刚刚通过通州运过来,因为闹发匪,上海洋人洋行那边囤货还比较充足。但是清廷财政紧张,并没有买多少,因此我们这次买起来很容易。”

    “你说的德莱塞击针枪我们买到了500把,25两银子一把,另外前装线膛枪15两银子一把,我们买了1000把,老朽本来不想买,奈何对方要打包销售。”

    “你说的那个柯尔特左轮手枪要12两银子一把,我们跟旗昌洋行手中买来了500把。”

    “另外,这个旗昌洋行还愿意跟我们长期合作,普鲁士的德孚洋行说德莱塞这种后装步枪现在没什么人用,他们愿意为我们指派教官,当然工资要我们来发。”

    “英国那边我们也接触了,但是高傲的英国人认为我们是民间组织不同意与我们交易。这次加上弹药我们一共总去了5万多两。”

    叫上了刘青南,带上了保卫部的30余名护卫,董书恒一行来到了郊外的一个仓库。

    这里是郊外董家农庄的一个偏僻位置,人烟稀少,仓库本来是存放粮食的,现在其中一个粮仓中摆满了长条状的木箱子。

    董书恒命人撬开一个箱子,里面装满了柯尔特左轮手枪,每把手枪都有5个弹巢。

    他又打开第二只箱子,里面装着崭新的德莱塞击针枪,浓郁的枪油味刺鼻。这种枪已经很接近后世的步枪,枪上的刺刀整齐地码放在边上。

    在旁边的仓库里搬来了几箱子弹。现在的柯尔特手枪用的是纸壳定装弹药,装填起来不是太快,但是这枪能够连发,威力也不小,实为近战利器。

    德莱塞用的铜壳的定装弹药,能有效缓解弹槽漏气的问题,不过以后要跟普鲁士人买几条子弹的生产线了。这之前,得先去上海招募一批武器制造工人,把自己的武器作坊建起来。

    这时期的上海到处都是西方来的探险家。说是探险家,其实跟流浪汉没有区别。

    这些人大部分都是在本国混不下去了,到上海来看能不能捞到一桶金。因此董书恒不担心招不到人。

    只要你有银子,什么样的人都能招到。而且这个时代的人还是很有职业素养的。你给他钱他就给你干活,大家的国家民族意识还不是那么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