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五六章 丝绸之路

    第四五六章 丝绸之路 (第3/3页)

天山南北,左宗棠也不得不停止了大部分的建设活动。

    忙碌了一年的西域百姓终于得到了休养生息。

    天山南麓,一处背风的山谷是夏季牧场的所在。这个牧场被分配给了一个柯尔克孜部族使用。

    自从浩罕汗国的柯尔克孜人向西域都护府投诚之后,这些柯尔克孜人的牧民就开始了一次大迁移。

    原本生活在天山南北的早期在满清统治下的柯尔克孜人被迁移到了漠南蒙古草原的东部地区。

    那里在之前被复兴军北上的军团席卷一空,人口都被带到月湖以东地区了。

    现在这里被复兴军的划分为了一块块牧场。

    按照统一的规划,这些牧场会在周围种植一圈树木作为防风林,然后以这些树木为各个牧场的分界线。

    牧场是国营的,但是必须要有许多专业的牧民来放牧才行。汉人还是更加适合种地。

    于是,复兴军就从西域地区迁移来了大量的牧民。

    一方面这些西域人样貌、文化和信仰都跟汉人相差很大,将他们的迁移到腹地的国营农场放牧有利于对于他们的控制以及同化。

    另一方面,也可以在西域空出更多的地方来,以便于左宗棠安排中亚的人口。

    这是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人口交流活动。

    用数百万的汉人,将中亚的人口交换出来。

    在中亚的靠近河流的地方建立以汉人为主的农场。为了弥补人数上的不足,董书恒甚至加塞了一些朝鲜半岛和人本岛的移民。

    费尔干纳盆地本来就是很好的种植业中心。

    当地产的棉花,因为日照的时间长,所以品质非常的高,深受国内的纱厂喜爱。

    现在那里是一个个大型的国属农场。

    楚河流域的开发也有一定的进展。

    对于柯尔克孜人迁移后空出的大量的高山草场,复兴军干脆就空在那里,反正那里的气候环境过于恶劣。

    董叔恒觉得还不如将那里以后开辟成为保护区。

    给野生动物留下一点自留地。反正这里已经是复兴军的腹地,不需要担心有人会趁着空虚占领那里。

    于是原本阿拉山口以南的天山山脉以及帕米尔高原除了少量驻守的军队之外,几乎成为了无人区。

    当地的柯尔克孜人大部分东迁,迁移到了自然环境更好的地方。

    他们之中的一部分人进入了农场工作,学习种植业,还有一部分进入牧场工作,继续他们的放牧生活。

    当然了这仅仅是指部族中的老弱妇孺。

    柯尔克孜的青壮,按照左季高当初与他们的约定,大部分都成为了复兴军的游骑兵。

    利用这个冬季与沙俄人的停战,左季高开始筹建手中的三个骑兵师了。

    今后与沙俄人的主要战场还是在哈萨克草原之上。所以骑兵尤为重要。

    左宗棠准备依托占领的沙俄堡垒线,打造一个攻防兼备的防线。

    不得不说沙俄的想到的修建堡垒线的策略非常的使用。

    只不过沙俄在东方的兵力太少。

    用一部分步兵坚守在堡垒中。然后用骑兵去控制堡垒周围的大片草原地区才是最正确的做法。

    不管是沙俄还是复兴军都没有天真地认为两国之间的战争就真的这样结束了。

    沙俄人已经开始利用法国的贷款给自己的军队更换转备。

    这当然不仅仅是镇压国内的农奴起义。实际上准备以后在东方的反击才是他们的目的。

    亚历山大二世也是一代雄主,他是不可能甘心沙俄就这样没落。

    不管是西方还是东方,沙俄都不准撤放弃。沙俄是双头鹰,那么就要一直做一只双头鹰。

    董书恒原本担心沙俄会放弃西方的扩张,完全是多余的。

    沙俄清楚,在西方,他们要等待一个机会。

    从这次的和谈,他们已经看出来,英法之间的矛盾正在扩大。

    普鲁士在中欧的野心也越来越大。现在轮到了沙俄在一旁看戏了。

    在东方,沙俄会积蓄足够的力量之后再对复兴军动手。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