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六十章:大宇宙时代(求月票!!!求订阅!!!求推荐!!!)

    第一千八百六十章:大宇宙时代(求月票!!!求订阅!!!求推荐!!!) (第2/3页)



    希尔也一脸诧异……难道英语已经在宇宙中传播开了?这倒是个好消息,这意味着当人类走出地球之后,沟通交流什么的就会变得很简单。

    而且还是英语,这意味着,英语国家在宇宙时代来临之后依然可以占据大量的优势!

    自从外星人入侵几次之后,全世界都知道,宇宙时代已经来临了。任何一个稍微有点心气的国家,都知道,这又是一个新赛道,就好像当年大航海时代一样。

    一个弱小的国家,如果能够抓住机遇,一下子就能成为强国。

    就好像西班牙和葡萄牙。

    要知道在大航海时代之前,这两个国家,可是欧洲典型的穷逼!国内土地基本都被教会掌控,大量的农民都是农奴和佃农,还特么都是教会的。土地也没什么产出,穷的哇哇叫。

    可遇到了大航海,直接起飞,成为当时欧洲最富有的国家之一。

    西班牙更是奠定了第一代日不落帝国!

    在地球上,三大国现在基本上地位稳固,欧盟其实也就是混混日子而已,真没多少人相信欧美可以成为世界一极。一个政治、经济体对全球格局的影响力,其实并不完全取决于财富多寡,而是要从以下三方面来看:对全球物流(交通运输线)的影响力、对全球资源分配的影响力,以及自身的行动力。这三个方面偏偏都是欧洲地缘上的劣势,也就是欧洲的三大软肋。

    首先就是欧洲地域狭小。

    从海权来看,美国拥有两洋之利,向东向西,可以影响到太平洋和大西洋两大海运通道;华夏面向太平洋,未来同样有潜力在印度洋发挥影响力,而印度洋又是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的关键通道。欧洲诸国失去海外殖民地之后,所能影响到的区域只有地中海和大西洋。

    从陆权来看,大毛和华夏的国土都延伸到亚、欧、非大陆的中心地带,意味着这两个国家都有条件通过铁路将三大洲连接起来-这也是华夏的高铁外交成为连结世界、增强国家影响力的重要手段的原因。反观欧洲诸国,它们在整个大陆上所处的位置,同样过于偏僻。既然地理位置不好,欧洲国家可不可以像几百年前那样,再出去抢呢?时代不同了,殖民的美梦早已远去,况且抢一些小岛国也没有什么价值。那么大国呢?从军事安全角度说,俄罗斯有1700万平方千米的国土可作为战略纵深用于缓冲,中国更是有占国土面积超过七成的山地、高原可以作为战略依托。欧洲地域狭小,多是一马平川的平原地形,易攻难守,不被别人惦记上就已经不容易了。

    其次,他们的资源受制于人。

    如果把大毛从欧洲拿出去,我们会发现在自然资源方面,欧洲基本就不剩什么了。可偏偏,欧洲国家压根不肯承认,大毛是欧洲国家……自动自觉的把它给开除了,而且是从很久很久以前就是这样。

    大毛学者奥·切尔科维奇曾经给出一组几个经济体自然资源的估值,大致算下来,俄、美、中、欧的比例是3:1:0.5:0.25。欧洲在资源上的劣势由此可见一斑。譬如欧洲经济最主要的“发动机”-德国,其半数以上的矿产资源需要靠进口来解决,其中36%的天然气和39%的石油都来自如今和它关系不怎么愉快的俄罗斯。

    在欧洲的鼎盛时期,资源问题是靠海外殖民地来解决的。某种程度上说,二战对欧洲经济最大的打击并非是炸掉了多少工业设施,而是后来各个殖民地风起云涌的民族解放运动。原来的欧洲各国殖民地纷纷成为独立的主权国家,与昔日的宗主国平起平坐。时至今日,欧洲有两大资源来源地,一个是中东地区,一个是南部非洲。然而在这两个区域,欧洲的影响力都在急剧消退,这就意味着未来在资源问题上,欧洲必须越来越多地看其他大国的脸色。

    最后是内部缺乏统一。

    西欧地区一马平川的地形固然适宜居住,却决定了这里很难形成统一的国家。由于没有地理上的屏障,古代欧洲的诸侯国除了玩命修筑城堡、扩张军队外,再没什么依托可以用来保障安全。这样一来,欧洲的历史就如同我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