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6章 人心易变,宿命难改

    第536章 人心易变,宿命难改 (第1/3页)

    羊姜因为想儿子了,辞别刘益守返回了寿阳。

    她一方面是不想看到自己的男人怀里抱着别的女人,另一方面又感觉:身为顶尖政治动物的刘益守,占有高欢的女儿绝非单单为了美色,必然是大有深意,自己也不便干涉。

    所以把私人空间留给了刘益守和高伶。

    建康的炎炎夏日固然是酷暑难当,然而梁国许久都没有的参政议政之风却骤然兴起,酷暑也无法阻断他们的热情。

    关于田亩改制的奏章如雪片般的送到建康宫,送到改制后的中书省。谁都看得出来,刘益守想做一番大事,无论是想掣肘的,还是想分一杯羹的人,都在行动,不想法令正式下达以后再来折腾。

    土地所有制,是一个国家最基本的制度,可谓是生死攸关。既得利益者不愿意放弃手中的权力,而利益受损的人又不甘心被持续盘剥。

    因此刘益守虽然只是放出风声要改革田亩分配的方式,希望集思广益的收集意见,但造成的反响却出乎意料的强烈。

    当然,因为刘益守的草案还未对外公布,所以在之前动乱中元气大伤的世家大族们,倒是没有过多的动作,只是让朝中的代言人,上书一些不痛不痒的草案来试探虚实。

    与田亩改制不同的是,刘益守麾下的重臣,还提出了很多看似无关痛痒的改革,没有引起任何波澜。

    比如说陈元康上书,建议改同泰寺为梁国官方的专业翻译机构,并更名为“中华书局”,以翻译佛经为主,同时也翻译各种西域来的文书。这一条无人反对,甚至都没有拿出来讨论。

    萧衍当年就在同泰寺一而再再而三的搞幺蛾子,建康中枢朝臣们无论大小官员,早就烦透了。如今让同泰寺干点“正经事”,这些人还巴不得呢。

    再比如说刘益守提出以中枢的名义,在建康新成立一支半军事化的纠察部队,不装备盔甲兵戈,只穿红色军服,手持五色棍,并配备轻弩,其职能便是执行收税相关的杂务。

    没错,他们就是专门负责调查逃税人员、抄家、查封田产、抓捕逃税抗税犯人的部队。兵员专门挑选家中薄有资产的自耕农,不收市井流氓与富家子弟。

    这支警戒部队归属到尚书省户部,训练和人员招募皆在其下,但五人以上的指挥权却直接归“议政堂”所属,户部不得调动。

    另外皇帝萧欢颁布诏书,除了这支军队外,将来其他各军没有中枢调令,不得肆意以清查田产为由执行军务。

    再比如说户部尚书杨愔又提出一种前所未见的“预算制度”,其核心便是所谓“量出为入”。朝廷需要用多少钱,就把赋税收多少钱,够用了以后就不要多收。

    若是用度富余,则以先减农税再减商税的原则递减。

    若是用度不足,则以先增商税后增农税的原则递增。

    林林总总的新议案一大堆,且不论这些议案能不能实行,有没有效果。起码看这幅热火朝天的议政景象,就让人感觉到了勃勃生机,国家犹如枯木逢春一般。

    就好似已经被宣布脑死亡的人,又坐起身开始读书演讲。

    这些议案都被收集起来,精简要义后写成了邸报,通过梁国的驿站系统传递到各州郡,引起了各地官府的强烈反响。但由于这些都还是草案,并未正式颁布施行,因此涌动的都还是暗流,没有形成惊涛骇浪。

    ……

    建康吴王府的书房里,崔冏的脸也变成了囧字,随即不动声色的点了点头,将手指从高伶的脉搏上收回。

    “没有中暑,只是身怀六甲,食欲不振也是平常之事。”

    崔冏轻叹一声说道。

    高伶在来建康的路上就有类似状况,后来被证实只是晕车了。不过可能是建康这里的生活安定,最近一段时间房事又很频繁,所以这一次她没能逃过去,某种程度上说甚至是自找的。

    开了几副药,安顿高伶暂且休息后,崔冏这才把刘益守叫到了书房里。作为老朋友和“御用医官”,崔冏实在是有太多话想跟刘益守说了。

    “娄昭君也就罢了,现在连娄昭君之女也……你真是让我无话可说啊。”

    崔冏叹了口气,也不知道是不是刘益守身体太好了,他身边每个行过房的妹子都给他生了孩子,高伶是最近的一个,却未必是最后一个。

    只是把高伶吃干抹净勉强算是食色性也,但让这位也给刘益守生孩子,将来和娄昭君生的那位高浪要如何相处?

    崔冏就是觉得类似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让人无言以对。

    “这方面我是随心所欲,不想特意给自己加个镣铐。我觉得没什么问题,做了便是做了。很多后果,只能以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