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6章 读清华还是上北大

    第646章 读清华还是上北大 (第3/3页)

暗地里探查萧圆照的事情而不被察觉呢?

    ……

    南郑东边的城固县,杨忠带兵在此地屯扎后,亦是整日坐立不安,怎么都感觉不合适。

    这里的位置实在是太重要了,城固县扼守着汉江走廊的出口,乃是水运陆运入汉中的第一站。不过哪怕这里再怎么重要,杨忠此行的目的也不是守在这里。

    刘益守的回信还没有送来,他们现在的行为算是实质上的违抗军令,要是后面真的在战场上失利,刘益守的板子绝对会打下来的。

    杨忠询问段韶要如何应对为好,段韶的建议就一条:派斥候深入褒斜道,严密监视有没有军队穿过褒斜道朝着汉中而来,有的话,迅速回报就是了。

    关中到汉中的路没有好走的,因此斥候的速度要远远快于军队的速度,如此一来,实际上防守一方是可以获得一定的预警时间。

    这个建议不能说不好,只不过,万一贺拔岳的人马没有走褒斜道怎么办?

    对于这个问题,段韶的回答是:走陈仓道的话,那里离蜀地的出口很近,该着急的人应该是萧纪才对。所以完全不需要去把控陈仓道的情况,只要能准确并提前预知关中的兵马走不走褒斜道突袭南郑就行了!

    听到这话,杨忠深以为然。

    这天斥候来报,在褒斜道的某处,发现魏军踪迹,数量在千人上下,没有马匹。一听到这个消息,杨忠立刻将段韶叫来商议出兵之事。

    他们在城固县屯扎多日,不就是等的这一天么?如今既然已经发现了魏军踪迹,在栈道的出口处埋伏着,一战而下方为上策啊!

    杨忠连这一战怎么应对都想好了。

    没想到当段韶得知此事后,悄悄将杨忠拉到无人的僻静之地,二人密谋如何应对西魏的兵马。

    “杨将军,你是人如其名,讲的是忠勇无双,但是在下有句话,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段韶面色一紧,轻声说道。

    “孝先但讲无妨。”

    杨忠微微点头说道,他知道对方会说一些比较犯忌讳的话了。

    “杨将军忠心没错,在下亦是非常钦佩。但是忠心也是讲究对象的。在下就说得直白点,杨将军忠心的是吴王,而不是梁国朝廷,更不是什么藩王。

    有些事情,对朝廷或许不利,但对吴王却是有利的,这样的事情,杨将军要怎么选择呢?

    将杨将军提拔栽培重用的人是吴王,可不是什么梁国朝廷啊!”

    段韶不动声色的说道。

    “你是说……”

    杨忠沉吟片刻,有点明白段韶想说什么了。

    “不错,对于朝廷来说,萧圆照活着当然是好的。但他若是不幸死在魏军手中,吴王虽然会沉痛哀悼,只怕心里也会暗暗庆幸,萧圆照还好是死在贺拔岳手中吧?这样吴王将来就不必担心要怎么处置他们了。

    退一万步说,萧圆照若是不死,投靠了魏国,那吴王是不是可以名正言顺的收回汉中了呢?

    所以在下认为,与其我们现在就去跟锐气正盛的魏军交战,死伤惨重,最后不得不跟萧圆照妥协。还不如放任魏军攻南郑。

    魏军兵少,不存在防守南郑这样的事情。待他们入城后放松警惕,甚至大肆劫掠之时,便是我们出兵一战而定的时候。

    吴王当然有后续的援兵,但若是杨将军靠着这五百人就搞定了一切,想来必定会闻名全军,令吴王高看一眼,封侯拜相不在话下。”

    听完这番话,杨忠微微点头。他当然知道段韶有私心,但是也认为对方说得不错。

    “我派人去南郑知会一下王侍中(王伟),他首肯的话,此事不难。”

    杨忠沉声说道。

    他留了个心眼,很多事情就跟搞财务一样,一人为私二人为公。把这件事告诉王伟,后者在战后也会跟刘益守说。

    赢了的话,杨忠也不介意王伟分润一点功劳。要是不小心玩砸了,也有人背书,站出来证明自己所做的事情都是出于“公心”。

    “如此甚好。”

    段韶拱手对着杨忠行了一礼道。他知道自己此战的谋划,已经成功了一大半,剩下的,就要看杨忠麾下这五百精锐到底硬不硬了。

    那不是他这个“参谋”可以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