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谁赞成,谁反对?

    第58章 谁赞成,谁反对? (第2/3页)

会让这些兵丁露出这种崇拜的表情。

    鲁王这时候,心里已经基本上信了八分,脸上不由得浮现出欣慰得意的笑容。

    将几个家丁打发走,张国维再一次郑重的跪倒在地。

    “殿下,世子在兖州罹难,储位不可长期空悬。六王子如此出类拔萃,惊艳绝伦,臣请立六王子为世子!”

    张国维的话一出口,顿时让整个酒宴上陷入一片死寂。

    鲁王脸色凝重的认真思考着这个提议。

    其他几个大臣,全都措手不及,一时错愕、惊慌、后悔、思虑等各种表情纷至沓来。

    片刻后,朱大典从座位上站起,走到堂中郑重的施礼跪拜。

    “臣,文华殿大学士,兵部尚书,朱大典,附议!”

    有了朱大典的表态,现场顿时变得微妙起来,本来只是张国维的提议,还有商量和斡旋的空间。

    现在朱大典站出来正式表态,顿时让提议向决议表决的方向转变。

    现在这个场面就是,已经有两票同意,在场的其他大臣,要么同样投票同意,要么就会被认为心中另有想法。

    这是某种意义上的摊牌和站队。

    在场的其他几个大臣,脸上的表情越发微妙和复杂起来。

    有人狠狠地瞪了朱大典一眼,就是这个家伙多事,要是没有他多事,大家还有充足的时间去思考和权衡,现在就是因为他站出来,逼着大家不得不作出选择。

    自从逃离绍兴之后,朱弘栋的表现落在所有大臣的眼中,完全称得上一句惊才绝艳,肯定是出类拔萃的人物。

    在朱氏各藩王的家庭中,能冒出个这种人物,真的是太祖显灵一般。

    大明因为有过靖难之事,所以一向将各藩王当猪养,就奔着将藩王养废去的,藩王越废物,朝廷和百官越高兴。

    所以藩王家庭里突然冒出个这种人物,真的挺违背常理的,完全可以当祥瑞看待。

    有大臣仔细回想一下朱弘栋在这一路上的各种表现,再比较一下鲁王膝下各位王子,顿时心中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