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那是我儿子

    第356章 那是我儿子 (第3/3页)

国都而不顾,无数钱粮,无数大军,全都空付。”

    “隆武朝,堂堂天子困于权臣之手,意志不得伸张,乞怜无用,震怒无用,百事无从做起,彷徨无计,不似中兴明主。”

    “甲申国变以来,唯独世子殿下激流勇进,力挽狂澜,这才是中兴大明之征兆。”

    “而不是所谓的,中兴自古旧南阳!起南阳者即复汉家之业!”

    傅冠侃侃而谈,听得周围的文武百官连连点头。

    傅冠口中的中兴自古旧南阳,实际上是隆武麾下一班大臣的吹捧。

    因为隆武称帝以前被封为唐王,所在的封地就是南阳,而南阳又是刘秀起家之地。

    刘秀是东汉的开国皇帝,最终中兴汉朝。所以在隆武朝的官员眼中,这是某种征兆和预示。

    被封在南阳的唐王,艰苦朴素,封为藩王之前历尽艰险,正所谓天降大任于斯人也!

    并且唐王礼贤下士虚心纳谏,心怀天下,果敢明毅,看着非常有明君的架势。

    这让隆武朝廷的官员,忍不住将隆武比作刘秀,对他寄予厚望。

    但是站在外人的角度看,这种牵强附会,生拉硬扯,反而显得非常滑稽。

    如果要真的是明君圣王,也不至于在福建当了一年皇帝,不仅一事无成,还丢掉了江西,丢掉了四川,让自己的首辅战死沙场。

    首辅可是宰相呀,是标准的文官,居然被局势逼着不得不亲自领兵上阵,这事儿无论如何都要由皇帝背锅。

    首辅阵亡,隆武的责任非常大。

    与之相对应的,看看世子殿下朱弘栋,两相比较一下就可以明白,中兴明君应该是什么样的。

    听了傅冠的话,鲁王脸上的笑容一直经久不散,似乎比直接夸奖自己还要来得高兴。

    鲁王跟傅冠闲聊几句,随后开始逐个的接见朱弘栋世子幕府下的这些幕僚。

    在他身后,宋之普和方逢年主动与傅冠见礼。

    三个人以傅冠的年龄最大,资历最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