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 剥皮

    131 剥皮 (第3/3页)

..”

    哪怕是深夜,外城街道也不负往常寂静,到处都是工部的官员们行走在主街之上,指点江山,一车又一车的石子搬运而来。

    两旁整整齐齐的夜市挨个排开,热火朝天,各种香味诱人的小食琳琅满目。

    高门大户,才子佳人,三教九流,贩夫走卒,一排热闹景象。

    徐长乐从未在深夜见过如此景色的京都,行走在喧闹拥挤的人群当中,他双手笼袖,想起这些日子的经历,还有吴海萍先前的喃喃语,突然有些茫然。

    他的运气不错,来到一个正值强大和稳定的大魏。

    可不知明年后年的京都,又会如何,是否像如今这般繁华?

    .....

    第二日的京都民报,全国哗然。

    最占据眼球的自然是封神之事,大魏在京都建造庙坛,且没有丝毫隐瞒,大肆宣扬福德正神。

    祛邪、避灾、祈福,最重要的还可守五谷丰收,大地安稳,是实实在在的社稷之神。

    此乃国策,想来在接下来的数月内,从京都到各省各县,都要一一立社,而无论是好是坏,对于大魏的百姓们无疑是一件新鲜事,吸引了无数眼球。

    i

    而在这种波澜之中,徐长乐勤勤恳恳,每日安分摸鱼,在地牢学剥皮之术以及子湖县衙内摸鱼之中徘徊。

    老老实实,做一位体制内的蛀虫。

    转眼便是数月过去。

    天气渐渐回暖。

    大街上女子的衣裳渐渐裸露,大魏民风开放,虽然儒道兴盛,但并不迂腐,女子的风情在衣着之上展现的淋漓尽致。

    “日子真美好啊。”

    “徐小友说得对!”

    某日清晨,子湖县衙一条街外的茶水摊子上,徐长乐喝着早茶,欣赏着路边的风景。

    身旁坐着一位四五十余岁的中年人,官气颇重,正是子湖县衙县令赵得水。

    自徐长乐下放以来,暂任衙内“师爷”一职,二人早茶例会便从未断过。

    数月来,一些沉积已久的案件纷纷破掉,赵得水肩上的负担轻松不少,看待徐长乐宛如亲人一般。

    徐长乐也很不错,没人管着自己,很舒服。

    临时搭建的子湖衙内二人班子格外和谐。

    喝完早茶,赵得水先行告辞,刘宣贵从远处急匆匆跑来,笑呵呵道:“徐大人....今日特意唤小的来何事?”

    (本章完)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