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有底气

    第129章:有底气 (第1/3页)

    可斡朵利听到宋通的问话,暗叹一声后回道:“就是从现在的天雷场附近北上,穿越大碛后就进入了北面的草原。”

    大碛,就是新时代所称的腾格里沙漠。之所以形成大碛,是因为众多高山阻挡了南面过来的水汽,使得这片内陆干旱少雨。

    但这只是一部分原因,因为祁连山的融雪形成的诸多河流,也是向北而去的。

    另外的原因,就是最早居住在这里的人们,以及唐初派来戍守的兵民们,对周边环境的草木过度砍伐导致。

    再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北面的突厥,经常纵马闯过这片人烟稀少的区域,南下凉州掳掠、侵扰。

    频繁受到侵害,唐军就在每年突厥人可能遇到粮食短缺的秋冬季,对这片广袤的地区,进行焚烧草场的行动。这样,就可以使得突厥骑兵的马匹,得不到草料供应。

    综合以上缘故,大碛本已形成,更还加快了荒漠化的进度。原本居住在周边的人们,也都内迁而非以植树、种草的形式,拯救这片大碛。

    大碛的面积逐渐扩大,再加上大唐加强了与突厥交境地区的防戍,突厥人也就很少“南下牧马”。

    但如可斡朵利和他父亲这样,想和北地人做贸易的河西诸族,也就可以避开唐军的盘查,偷渡无人看守的大碛到达突厥境内,与各胡族进行皮毛、药材等贸易。

    可斡朵利和他父亲正是在贸易的过程中,遭遇了突厥骑兵的突袭,致使他父亲死亡的惨事。

    说到这里,可斡朵利连声叹气:“贸易皮毛,虽然可以得到一些利益,但与性命比较起来,肯定是不值得的。”

    说着,他看向宋通:“以后,应该加强封锁那片大碛,严禁人员进出。”

    二人说着,已经顺着田垄走出农田。走过一架水车,宋通站在水渠边上,向北面眺望了一会儿。

    随后,他再摇头说道:“封锁,永远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让诸族放下手中的刀枪,脸上露出真挚的笑容,以合理的税率,让众人自由地进行贸易,这才是最好的状况。”

    可斡朵利听了,只是苦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