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后记(二)

    第270章: 后记(二) (第1/2页)

    后记二、

    1、因为连通万里,大唐的宗教很兴盛。

    佛教外来最早,受众基数最大。本土的道教,在皇帝的倡导下,与佛教的影响力基本对等。

    民间诸神信奉,比较庞杂。反正都是虔诚地烧香许愿,来保佑和祝愿自己与亲人身心健康、财源滚滚。

    佛教宗派划分很多,主要是华严宗、净土宗、禅宗等。后来为了传教更为迅速,高僧大德们创立了口念“南无阿弥陀佛”,以及“顿悟”就可悟道成佛的教法,使得普罗大众信奉起来极为容易。

    当然,真正的戒律是非常繁复、严整的。比如东去传法的鉴真大和尚,就是以精通戒律,被倭国请去肃清他们国内的芜杂状况。

    至于具体的礼佛形式,大致就是长明灯、捐献物品、礼拜等。

    礼佛的场所很多,按照形制严整与信众礼拜的多寡,分为寺庙、兰若、庵、庐、舍、堂等。

    寺庙的事务,由上座、寺主、维那这三个职位的大德主责。

    因为朝廷的宽容与百姓的虔诚,再加上当时胡人往来颇多,外来宗教如祆教、摩尼、景教等,也都在唐境有许多“庙址”和信众。

    这些宗教在大唐的遗迹,在向达的《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中,有一些记述。

    最为知名的,就是朱元璋建立的“明”朝,与摩尼教在境内的传播与演化相关。

    因为朝廷对于外来宗教有较严的管理,这些外来宗教,公开信奉的多是胡人。而且,他们在所在贡奉的神像和礼拜的形式,也多掺杂了佛教的形式,甚至还有把帝王像供奉其内的。

    作品中有一些佛教、道教,以及胡族宗教及娱乐形式的描写,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