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红高粱和黑泽明

    第四十七章 红高粱和黑泽明 (第2/3页)

    所以这次罗纳德来柏林电影节,汉娜特意自告奋勇地来给他做翻译兼助理,就是想感谢罗纳德。

    「为什么?为什么我的电影会有这种效果?我不明白?这只是一部爱情浪漫喜剧而已,阿美利加观众,最多有一种女主角帮她们完成了没有实现的梦想而已。」罗纳德还是不太明白,问汉娜为什么这些人会看哭。

    「这是一种在生活中长期压抑后的发泄,你的电影是让人勇敢的电影。男女主角都按照自己内心的想法作出了选择,这正好契合他们的心理状态。哭和笑,都是对自己选择的认可。」

    「好吧……」罗纳德想了想,有点明白了。到了一个新的环境里,文化上有很大的割裂。虽然语言一样,但是总是有格格不入的感觉。这样一部电影,好像是一个仪式,让他们和过去告别,有点心理治疗的意思。所以那些观众才会哭起来。

    「但是这部电影已经快要下映了。我想请求你,能够授权几家电影院,长期放映你的「辣身舞」,这样我们可以帮助更多的人。今年通过第三国来的人数,比去年又多了很多……求你了,罗纳德。」

    「你把电影院名单给我,我会长期授权这几家影院各一套拷贝,不受拷贝租金,只要你们想继续放映,可以一直放映下去。」罗纳德觉得这是个好事,就答应了下来。

    汉娜很高兴,在接下来的陪同工作中尽心尽力。她会说好几个欧洲国家的语言,担当起翻译来轻车熟路,又是电影圈里人,很多时候熟悉专业词汇,让罗纳德的柏林电影节之旅很是顺畅。

    ……

    「这是戈达尔先生……」几天以后,汉娜在帮忙罗纳德参加电影论坛环节的展映里,给罗纳德介绍髪国新浪潮电影的导演,让·吕克·戈达尔。

    除了竞赛环节的15部各国电影,西柏林电影节还有很多其他电影要上映。这些电影有些是没有在竞赛单元中被选上,有些是本来就是小制作,所以只参加所谓的论坛展映环节。

    今天展映的,就是罗纳德的白日梦出品,约翰·沃特斯导演的「发胶」。沃特斯还是一支接一支的抽着香烟,等待自己电影的放映开始。他的眼光不停地看着另一边的一位导演,两人的电影正好前后脚放映。

    和他的「发胶」一起参加今天论坛展映的,还有戈达尔的新作「右手向上(KeepYhtUp)」。

    记者都围着戈达尔,想采访这位大嘴巴。这位说话肆无忌惮的左翼电影人,想来拍摄超低成本的电影,倒是和约翰·沃特斯在这一点上惺惺相惜。

    不过两人对电影的其他看法就南辕北辙了。戈达尔对着记者就是一顿乱喷。

    「太多了,太多

    好来坞的垃圾了。呸……我不知道这是西柏林,还是好来坞的电影展销会?今年参加西柏林电影节竞赛和论坛的好来坞商业片,居然有八部之多?

    而且他们根本不是来交流艺术的,他们是来卖片的。我告诉你们,这些好来坞的垃圾,在电影节结束之后,就会在德国上映。电影节被他们弄成了一个充满铜臭的广告大会!

    真正有艺术性的,有人文关怀的左翼电影,都被他们排挤出去了。这里就好像一个殖民地一样……」

    看着脸色很不好的约翰·沃特斯,罗纳德摇摇头,拉他进去和片商和观众聊天。

    戈达尔说对了,自己就是来卖片的。「发胶」这种低成本电影,就在这里卖给德国片商。「月色撩人」这种中等制作,就是来混个奖项,拿着外国人的认可,回去给奥斯卡造势的。

    「好来坞,好来坞不懂艺术,都是些资本家用来赚钱的工具。我强烈呼吁今年的评委会,要把眼光多多放在那些真正的劳动人民的电影,比如东欧和华国的那些电影上。」

    罗纳德赶紧捂脸,戈达尔别看他参加左翼活动,每次必说为劳动人民拍电影,其实家里是个富豪,拍电影都是他自己出钱玩票的。

    新浪潮的一批导演里,只有特吕弗是真的底层家庭出身,反而很尊重好来坞的产业机制,还客串过斯皮尔伯格的「第三类接触」,想把好来坞商业片体制引入髪国,可惜天不假年……

    顶着还在外面大发议论的戈达尔,罗纳德陪着约翰·沃特斯看德国观众的「发胶」的观感。

    可能是对「发胶」表现的那段阿美利加黑人解放运动不了解,那些背景中黑人进入白人学校上课的内容,没有得到任何的反应。

    不过有些喜剧内容,还是超越文化的。比如那位DragQueen演员Divine扮演的母亲,和瑞奇·来克扮演的主角女儿特雷西,一出场就让观众哈哈大笑。

    两人都是胖胖的,但是非常灵活。特别是瑞奇·来克一个胖女孩,跳起舞来比那些苗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