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是你吗,沃伦?

    第一百三十七章 是你吗,沃伦? (第3/3页)

请你放心。”塞尔吉奥·西曼心想,哥伦比亚影业的人,还低估了眼前这位的收入。

    等塞尔吉奥把沃伦·巴菲也在买进的消息一说,罗纳德不由乐了,看来自己这个选择很不错啊,被现在最厉害的投资家之一认可了。

    “我认识他,他的儿子彼得,为我的电影工作过。他买了多少?”

    “我只能说,他会上公司年报。”

    “哦……”,罗纳德乐滋滋的,巴菲起码买了自己的十倍左右股票,还是重仓。看来这次随便一买,居然命中了和职业投资大师一样的股票,以后自己的钱也继续买好了。

    塞尔吉奥·西曼也了解清楚,罗纳德也只是为了投资,买蓝筹股的心态来购入股票的。这种投资者,比巴菲还要好应付,他们不像沃伦那样,对企业经营还有要求,如果将来经营能力变差了,他是会毫不犹豫的走人的。

    而罗纳德这种投资人,对公司经营就不太懂行了。这种股东,对经营者的压力不大,反正他们大多数也是放着吃分红,很少人真的懂什么经营。

    几位当事人都是绅士风范,可乐的股票价格没有波动。这样巴菲继续买入,罗纳德只恨自己的下期分红还没有到帐,等到消息传开,肯定会就买不着这么便宜的股票了。

    罗纳德接下来来到了纽约,这里他要和罗伯·来纳,和诺拉·艾芙隆两人继续讨论那部浪漫爱情片的事情。

    编剧工会的谈判,现在乱成了一锅粥。工会的董事会开始对谈判代表不再信任。很多会员在私下串联,希望发起投票,逼工会答应条件,结束罢工算了。

    另一些工会的骨干,则开始向七大制片厂和三大公共电视台开炮,接受媒体采访,谴责这些编剧的最大雇佣方,对编剧的悲惨境地毫不怜悯,只想着自己的利益。

    这样诺拉·艾芙隆又不能光明正大雇佣其他编剧,一起修改剧本。她只能一个人慢慢按照罗纳德的要求,尝试把结局改成大团圆。

    “如果要改变结局的话,我都不知道怎么导演了……”罗伯·来纳在三人悄悄地聚会上,拿着诺拉改出来的初稿撇着嘴。

    “这有什么难得嘛?观众喜欢这样的结局,而且哈利和萨莉两个人,怎么就不能在一起?很多人不就是这样,兜兜转转又和最初的那个人走到了一起?”

    “这个人物的变化不对,而且会对前面的故事节奏造成损害。我不是一定要坚持不拍大团圆,但是这样的转折,观众会看得奇怪的,对票房也不一定是好事。”罗伯·来纳坚持自己的看法。

    “我们再想想办法吧……”罗纳德知道,来纳说的,从戏剧理论的角度,并不是没有道理。但是一部浪漫戏剧,也不是要得奥斯卡对不对?有点剧情上的瑕疵,并不影响观众的享受啊。

    这些纽约这边的电影人,就有这个毛病。虽然相对好来坞的人,ego没有这么大,更容易沟通。但是同时他们也有自己的想法,不找到他们认可的理由,休想改变他们自己的见解。

    这就是纽约艺术家的通病,五个人对一部戏,有六种看法。一个人会说,“要是伍迪·艾伦来拍,会是这样。要是给约翰·卡萨韦蒂拍,又会是另一个样子。”

    “你怎么看?”罗纳德只好问在旁边一言不发的诺拉·艾芙隆。

    “我不知道,有的时候我觉得罗伯说的对,有的时候,我又觉得罗纳德说得对。”

    诺拉·艾芙隆还是第一次碰到罗纳德这种,考虑电影剧情,尽量往简单方向处理的导演。他的理论很简单,观众在爱情生活中都是有遗憾的,到影院来就是要让他们在银幕上,弥补遗憾才行。

    “我想预支一笔制作费用,我去采访一下生活中真正的夫妇。我们都说他们公主和王子以后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不如看看真实世界里,有多少夫妇是幸福地在一起的。这样也能证实一下,是不是哈利和萨莉这样的一对,就不能在一起?”

    “你这个想法很不错,你要多少钱,我先垫付给你。”罗纳德一听就答应了。这些艺术家不懂统计学,你去找现在还是夫妇的一对,有多少机率他们在生活中经常吵架,离婚都离不成呢?

    看来自己的想法肯定会得到证实。

    “你去采访一下也好,肯定会证实我的想法的。”罗伯·来纳坚持自己的想法。他自己就是和佩妮·马歇尔一开始的时候因为才华相互吸引,后来相看两厌,来了一场非常伤神的离婚诉讼。

    “好,我们就让真实采访来决定”,罗纳德偷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