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 鱼咬尾和机内剪辑

    第一百五十八章 鱼咬尾和机内剪辑 (第2/3页)

出来,索性在纸上画了一副图,用短线表示两人说话的节奏,每条短线的前后,都和对方说话的短线,有很短的重合。”

    “明白了……”大家点头表示理解。

    “Action!”休息结束,罗纳德的姨妈牌饼干也都被吃完了。他下令继续拍摄。

    “Cut!Cut!你们重合的部分太多了,观众会听不清的。”刚拍了十几秒,罗纳德又叫停。

    西方的歌剧,音乐剧,话剧,里面很少有这种处理台词的方法(至少罗纳德不清楚)。演员说是明白了,其实对节奏的把握还有挺大的问题。

    断断续续地拍了一天,到了晚饭时间,罗纳德已经拍了三十五条,还是没有达到满意的效果。

    旁边的摄影指导已经提出过,索性在剪辑室里解决。但是被罗纳德否决了。

    这里已经是电影的第三幕,经过这场戏,哈利和萨莉已经无可避免的发现了彼此不合拍的地方。他们再没有妥协的余地,剧情已经进入一条没有岔路的快车道。

    要么两人彻底闹掰,连朋友都没的做。要么就接纳彼此,永远在一起。观众观看的时候,体验就像踩了油门加速,一过这场戏,就要在120迈上极速狂飙,一路直接飙到结尾。

    所以这样戏的节奏就非常重要,让观众潜意识不知不觉的接受这种加速的安排。如果用剪辑破坏了这种节奏,那么观众从这场戏到结尾,就会陷入一种出戏的状态。罗纳德凭经验觉得这里是个关键点,不肯妥协。

    回到家里的罗纳德翻出各种录像带,唱片,试图找到一个合适的示范。这场戏的拍法,其实有个名堂,叫做机内剪辑。

    也就是说,本来这种说话,挂电话的节奏,是要靠在剪辑室里,反复的前后对比,才能塑造出来的。

    但是罗纳德等于调度演员的语速和停顿,要在一个长镜头里,得到自然的剪辑效果。演员的表演,自然形成一种剪辑的效果。所以,这种拍法也被叫作不用剪辑的剪辑。

    翻来覆去的挑了半天,罗纳德也没有找到合适的示范。就在他趴在录像带和唱片里打盹的时候,电话铃声响起。

    “罗纳德,我没打扰你吧?我在办公室里看剧本看到烦了,能不能去你的剧组见习一下。”是Ang Lee打来的电话。也就是罗纳德,他才能说出自己的要求。

    “当然,你明天来吧,正好做我的助理导演。”罗纳德觉得对方能够主动,那很好,“对了,你们华裔的艺术里,有没有这种互相追逐对方的台词的……”

    “有啊,我们的京剧里经常就有这样的处理。” Ang Lee正好是华冈艺校毕业的,同学有的时候还会表演唱段,他知道这个京剧的独特表演方法——鱼咬尾。

    ……

    “我和你隔千里姻缘,有什么心腹事你只管明言。”

    “萧天佐摆天门两国交战,老娘亲押粮草来到北番。”

    第二天一早,罗纳德在摄影棚里,就给几位主演放了Ang Lee连夜弄来的京剧院录像带“四郎探母”,两位主角杨四郎和铁镜公主,在坐宫里演唱的台词,就很符合罗纳德要求的互相踩到一点对方的台词,但又不影响观众的理解的境界。

    几位演员,虽然完全不懂中文,但是表演方法是共通的,他们很快就理解了罗纳德要求的节奏尺寸。

    就像两条观赏金鱼,互相追逐着咬对方的尾巴,摇咬上,又没有完全咬伤。是一种动态的平衡。

    “你想过来吃早饭吗?”费雪和科比,终于完美的完成了台词。

    “不,不太想去”,克里斯托最后一句台词也顺利完成。

    “不,我感觉很糟糕……”梅格·瑞恩的台词也顺利完成。

    蹦……蹦……蹦……蹦……

    四声挂电话的声音,也非常有节奏感,罗纳德露出了微笑。

    “哦……天啊……”凯丽·费雪对哈利和萨莉的情感感到疲惫。

    “我……”布鲁诺·科比突然想不起来台词了,他卡壳了。

    “Shxt……”,罗纳德看着已经马上完成的镜头,心中大骂。“是‘还好我们不用再经历这种事情了’,笨蛋……”

    “抱歉,抱歉,我忘词了……”布鲁诺·科比,也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来给各位演员道歉。

    “没事,我们再来”

    ……

    终于,在拍到了第五十一条的时候,四位演员终于完成了这场很难的表演。

    “呼……这条冲印,大家今天先放假……”罗纳德看现场大家的已经精疲力竭,没有多余的精力在拍剩下的镜头了。

    “拍电影真的好难……”Ang Lee在旁边感叹,他第一次来好莱坞商业片拍摄的现场,就看到罗纳德这样有经验的导演,也会一个镜头拍五十一次,差点崩溃。

    “这只是不顺利罢了,前几天我们都是一条过……”,罗纳德拍拍他的肩膀,“你那盘四郎探母的录像带,帮了大忙了。为什么以前你没有给我看过这么精彩的艺术?”

    “嗨……这出戏几年前都还不让演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