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章 亚光接景和Photoshop

    第二百三十章 亚光接景和Photoshop (第2/3页)

很欣赏罗纳德。他告诉罗纳德,工业光魔在八五年以后,还做了两个大片的亚光接景的工作。能够找到业内可能是仅存的有经验的画师和配合的摄影人员了。

    “我在工业光魔维持了一个小团队,专门干亚光绘画接景的活。不过最近也只有斯蒂文(斯皮尔伯格)的‘年轻的福尔摩斯’等几部小制作有这种活了,你能使用这种技术,正好我可以保持住这个小团队。”

    乔治·卢卡斯的工业光魔里,养了很多奇奇怪怪的技术团队。除了一些热门的特效团队,比如爆炸,空战,亚光接景这种小众特效的需求很少,都是靠老板养着团队。

    这次罗纳德能够让他们开工,卢卡斯其实很开心,否则光靠他和斯皮尔伯格两人开工,经济上的压力其实不小。

    “你好,我叫约翰·诺尔,很高兴为你服务。”特效团队的人,很快从卢卡斯的星战庄园里赶到好莱坞,面见罗纳德。他在卡梅隆的“深渊”特效团队里干过,罗纳德见他脸熟。

    “你好,我们好像见过,我这里有个大项目,最长的一个连贯的镜头要35秒,你来看看我弄的示意图。”

    罗纳德把“虎胆龙威2”最后的机场戏,弄了个小模型,给这位约翰·诺尔观看,问他技术上实现有什么难度。

    “拍摄上没有太大的问题,就是画的亚光画大一点,中间开的洞大一些,多做一些支撑,费一些功夫而已。”

    接景要留出演员表演的地方,所以画上会留出一个洞,让他们在洞里表演,摄影机拍摄的时候就能形成错觉,把画面和人物融合为一体。

    这么大的场景,这么长的镜头,这幅画会有好几米高,绘画需要很长时间慢慢完成,完成以后也需要多方固定,防止拍摄的时候出意外倒塌。

    这部份都只是耗时间,现在离拍摄还有几个月,慢慢地试总没有问题。

    不过等到好莱坞最后几个亚光接景画师中手艺最好的,日裔的上衫悠生过来看过以后,他提出了问题。

    “这个画面太大了,我一个人画不好,要么缩小一倍,否则我恐怕画不精准。”上衫悠生连叫困难,这种接景的规模,就是老好莱坞也很少有人玩。也许除了库布里克在斯巴达克斯这么大规模的玩过几个镜头。不过那时候可是绘画接景的黄金时代,人多又有经验。

    “可是,画面小了的话,上面开的洞也小,拍摄中要有大全景,是小不了的。其余的镜头,倒是可以用小的版本来拍摄。”,罗纳德翻开剧本给他看,这个镜头要是没有从近景拉到远景的处理,就丧失了魔力了。

    罗纳德不同意去掉那个最大的镜头,上衫悠生还是摇头。现在的画师哪有当年厉害,几个人合作,风格就做不到完全统一,自己又没有处理过这么大的特效,一时间他也不敢承诺肯定行。

    “请问,约翰·诺尔在吗?”

    正在僵持,一个穿着牛仔裤,带着棒球帽的年轻人过来找工业光魔的特效负责人。

    “他在后面改摄像机的轨道,你找他有事吗?”上衫悠生问。

    “我是他的弟弟托马斯,来找他有事……哦,你们是在用接景画吗?这个手艺现在玩的人不多了。”

    “怎么,你也懂这个?”罗纳德有点惊奇。

    “这就是一个技巧,等于我们把实景里的外围遮住,替换成画面,中间开个洞,让演员在里面表演嘛。这种技术很经典的,我开发的新软件就用了这个思路。”

    “软件,什么软件?”,罗纳德好像有了点灵感。

    “就是我和托马斯写的一个小软件,可以在苹果电脑上像在暗房里一样修改照片。我和他一起编写了程序的第一版,后来苹果和一家叫做Adobe的公司都看中了,我们就把软件卖了,然后再回来干我们喜欢的电影特效。

    不过后续还有很多编程工作要做,我主要在升级主程序,我哥哥在工业光魔的工作更忙,他就编写一些小的功能插件,这次来我就是要给他看看升级以后的主程序。”

    ……

    正好罗纳德上次买了好些苹果电脑,请来诺尔两兄弟,给他演示一下这个软件。

    在苹果电脑上,这个叫做Photoshop的软件,很快就被安装好了。图标是一个人的眼睛,和一个调色板。

    托马斯·诺尔对程序更加熟悉,他就打开了一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