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三章 明星参与制作多多益善

    第四百六十三章 明星参与制作多多益善 (第2/3页)

的高层,最好的办法,就是找一些替代的方程式,来试图提高自己的成功率。

    有些人喜欢制作某个类型片,比如之前的环球就拍摄了一系列青春片。但是这种类型片也不是每部都能卖座,观众的口味也在不断的变化中。

    有些人喜欢靠着一两个成功的导演,不断的让他们拍摄他们最擅长的类型片。比如环球的辛伯格一定要捆绑住斯皮尔伯格拍摄科幻类型电影。

    另一些则喜欢和明星捆绑,比如之前的米高梅,就一贯使用巨星战术。大明星堆下去总会卖座的,只是不一定挣钱。

    最高明的可能是原来在派拉蒙时期的迈克尔·艾斯纳。他的战术就是占有手下的功劳。他自己不会辨识什么电影卖座,但是手下一批制片人是此中的高手,只要给他们挑选项目的自***就可以了。

    凯文·科斯特纳想要获得项目的主导权,只能走明星捆绑的路线。那就是打造自己的明星品牌,让某类电影主角中,他占据第一的位置。只要有这种大制作,第一候选人就是他。

    而最适合他的,无疑就是传统好莱坞那种,敏于行而讷于言的老派形象。一看就让人放心,就知道是主角出现的那种角色。当然,他的形象又更微妙一些,不像原来这一类角色的代言人吉米·史都华那样偏右,科斯特纳的形象混杂了不少认同前大统领老罗纳德理念的中间派的色彩。

    那么,有了这样的角色,这样的剧本,大制片厂找他谈判的时候,科斯特纳就处在非常有利的地位。如果他答应,那就是好莱坞数得着的大制作,如果他不答应,制片厂只能去找影响力差一个等级的替代品,也就只能消减成本做成中型制作了。

    有了这种不可替代的垄断性,就有了谈判的筹码。在和制片厂的谈判中,就可以获得很有利的地位了。

    凯文·科斯特纳原来只是模模糊糊的有一些直观的认识,罗纳德这番道理一说,马上就像醍醐灌顶一样,重重地拍了罗纳德的肩膀一下,「你这是第二次给我指出了未来的方向了……哈哈哈,我永远不会忘记的……」

    他说的第一次,就是当年被罗纳德挑中,去出演那部科幻小制作「彗星之夜」的时候。

    「哈哈哈,人在好莱坞是需要朋友的……」罗纳德也哈哈大笑。这样做不是好心,而是他需要更多的明星像汤姆·克鲁斯一样站出来,打破奥维茨的垄断,直接和制片厂发生联系。这样的明星越多,奥维茨那套打包战略就越无力。虽然好莱坞有太多的犹太人,但是只要大家都有了自己的项目公司,那么用利益分化他们也就能更好的为自己争取利益。

    「你们在聊什么,这么开心?」旁边那位黑人女明星听到了他俩的笑声,赶紧凑过来。

    「哈,我给你介绍,这位是大导演,我的领路人,罗纳德·李导演。这位是惠特尼·休斯顿,今天来和我试镜新片女主角的……」

    「哈,我听过你的歌,非常好听。」罗纳德看着这位黑人歌手,仔细的打量了一番,要说她的外型条件,还真的适合拍电影。

    一般的歌手,其实脸部线条都不算太好,否则她们肯定会走演艺路线的。比如一门心思想要当演员的麦当娜,就有一个门牙的缺口,其

    实只适合从某个角度斜着拍,还能找到一点玛丽莲·梦露的神韵,但是换一个角度,那就是普通的意大利裔女孩,。

    还有怎么找角度都不行的,比如现在当红的宝拉·阿巴杜,现在年纪也大了,体重因为不节制饮食暴涨,怎么拍都是一个大妈。

    惠特尼·休斯顿的体型就很像电影演员,而且脸部的线条左右都可以拍出比较美的特写,属于那种黑人当中比较符合白人的审美的明星。演一个女主角也不会失去多数观众。

    「hat?怎么样?我能不能和麦当娜一样当电影明星?」惠特尼·休斯顿看到罗纳德在打量自己,一挺腰肢,把身躯半转,整个人身材最有魅力的臀部也表现了出来。

    「当然,你比芭芭拉·史翠珊更适合这个角色……」

    罗纳德现在还不忘揶揄两句那个犹太人明星。

    要说这部凯文·科斯特纳准备接下来的电影,本来其实是为了芭芭拉·史翠珊和史蒂夫·麦奎因写的。当年的劳伦斯·卡斯丹写的时候,就是瞄准这两个明星主演的。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