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卖艺

    第九十一章 卖艺 (第2/3页)

他。

    “胸口碎大石我不行,但耍嘴皮子怕是你俩加起来都不如我。”饿死事大,朱桢也顾不上藏拙了,霸气四射道:“行不行的,让我试一回呗,反正不会比四哥更差的。”

    “那倒是。”朱棣已经发现,自己没有吆喝的天分了。

    其实他何止不会吆喝,而且也不会要钱。

    其实朱桢也不会,但上辈子每晚陪他睡觉的郭老师,讲过好多次,街头卖艺该怎么跟观众要钱。这项技术还有个专业名词叫‘杵门子’。

    不过朱桢估计,就算自己把那套‘杵门子’的词儿教给四哥,他也拉不下脸来说。

    因为那需要城墙厚的脸皮。好在朱桢的脸皮能达标……

    既然要露一手了,他也就不介意露两手。便又教俩哥哥什么叫表演节奏,该怎么煽动观众的情绪。

    绝不能上来就咔咔一顿,观众还没看过瘾就结束了。

    “记住,表演的目的不是表演本身,而是让观众爽到。只有大爷们爽了,才会乖乖掏钱的!”楚王殿下如是指导两位兄长道。

    不过教的曲子唱不得,两个哥哥尤其是二哥,还需要时间去体会他说的精髓。

    好在五哥那边的流动看病事业,发展的还算顺利。虽然一时挣不到什么钱,但每天都有些诸如鸡蛋、小米、黄豆之类的收获。勉强能够糊口。

    所以他决定先在家好好彩排一番再出山。

    最后,朱桢决定换个地方表演,将他们的卖艺事业,转移到更大的城市发展。

    哦对,他还给哥仨的组合起了个很普通的名字,叫洪家班。

    ~~

    十天后,临淮县东大街,店铺林立,人流络绎不绝。

    这里的热闹程度仅次于衙署街,但跟一切生意围绕着县衙的衙署街不同,这里的商业气氛更浓一些。

    这么说吧,老百姓进城办事儿,首选肯定是衙署街。但要购物闲逛、吃喝玩乐,大都还是会来东大街的。

    东大街不光酒楼茶馆多,街面上还有很多卖小吃的小贩,还有耍把式卖艺的……

    ‘铛铛铛!’的锣声中,一个清脆响亮的童音在街口响起:

    “来来来,瞧一瞧看一看啊,蒙眼扔飞镖、胸口碎大石,单掌开砖头、喉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