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二四章 上书

    第三二四章 上书 (第2/3页)

天心。解读天象者,就是在解读天意。像师父这样的权威专家,就是上天的代言人啊。”

    他没有再说下去,但言外之意很明白……就像东王之于天王吗。你也不知道他哪句话真是代天发声,哪句话又夹带了私货。

    “没错。”刘伯温捻须微笑道:“孺子可教。”

    “麻烦的是,权威专家也无法垄断话语权,其余大大小小的神棍,也会按照自己的心意,给出符合自己立场的结论来。”朱桢叹了口气,问道:

    “不知这次,他们会怎么解读呢?”

    “不外乎分封、空印和清丈。”刘伯温目光湛然,了然于胸道。

    ~~

    洪武九年六月的这次星变,持续的时间无比漫长。那颗孛星在紫微垣中足足划过了四十八天。

    待其消失不见时,已经是秋叶泛黄了……

    如此明显又持久的星变,而且是在代表天子的空域中,自然引起了朱老板极大的不安,他不得不斋醮整月,来向天反思自己的罪过。

    同时,命钦天监的官员,用心研究星象,揭示上天示警。但不论是他自己对照天文书得到的结论,还是钦天监的禀报,抑或宋濂等大儒的说法,都指向这标志着国有大难,或天下有不平之事。

    于是在九月初九重阳日,朱元璋不得不下诏罪己,并要求天下人士上书朝廷,指出政治得失或不公之处,提出批评或建议。

    一看到这条诏书,刘伯温便对弟子叹气道:“伱父皇终究没有坚持住,还是被压得乱了方寸。可见越是强大越是脆弱这句话,放在洪武皇帝也没有错。”

    朱桢面色沉郁的点点头,父皇立法过严,用刑太峻,尤其是一个魏观高启案、一个洪武大移民,还有今年的空印案,得罪人实在太多。不知多少人对他恨之入骨。

    平日里,那些对他恨之入骨的人,迫于他的严刑峻法,不敢吭声。现在他居然主动让人上书指出自己的过失,那不正合那些人的意么?

    朱桢已经能预见到,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了……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